“你们知道谁是马拉拉吗?”我对著班上20多位学生发问。结果,当中一些人说“不知道”;一些人满脸迷惑的样子;一些人则摇摇头,这意味全班没有人知道谁是马拉拉!于是,我简略地向他们介绍马拉拉。结果个个听得目瞪口呆,难以想像马拉拉在十多岁时经历过的那些悲惨遭遇。
好吧,接下来我退而求其次,把他们来回本地的体坛里,问他们知道谁是沈威胜吗?结果,多数学生的嘴角往上扬,忙说“知道”,并七嘴八舌的告诉我“老师,他很帅啊!”、“他有女朋友了”、“他是砂拉越人”……
“看来你们都对他很感兴趣。”
“老师,没办法,他长得好看,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现实的。”
其实我并无法责怪学生持有这种思维,因为在媒体推波助澜的情况下,小鲜肉、花美男、白富美等用以形容俊男美女的绰号不断地推向受众,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股关注外貌的热潮。
无可否认,在外貌挂帅的娱乐圈里,这些称号的运用有助于加强粉丝们对偶像的想像,但也不得不令人反思,这种将人物化的行为难免会贬低人的价值,使人对男性或女性产生不切实际的想像,进一步导致性别歧视的结果。
可悲的是,在讲求实力的体坛里,特别是在上个月东运会举办期间,许多媒体也将本地的泳将沈威胜冠以花美男的称号,其中一家媒体甚至在采访他时询问他择偶的条件是什么,以满足受众对他的幻想。
鼓吹物化运动员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媒体对花美男的称号乐此不疲,其中一家报章每每报道沈威胜的新闻时,都在名字之前放上花美男三个字。这到底在鼓吹什么样的价值观?难道不是应该针对运动员的能力来做报道吗?倘若媒体一直鼓吹物化运动员的风气,将导致民众忽略运动员的出色表现,反之将运动员视为欲望的对象。
长久以来,男尊女卑的社会将女性视为可被运用的物体,女性的角色被放在设定的框子里,导致女性的成就受到忽略,最明显的例子是当我国的体操运动员法拉安表现杰出时,一些保守分子却将焦点放在法拉安的运动服上,抨击法拉安穿得过于性感,这都是因为法拉安不符合他们对女性投射的性别角色。
媒体理应比受众拥有更高的警惕心,在报道时避免沦为鼓吹错误价值观的推手,但在现实的操作里,媒体往往在新闻中直接或间接传播迂腐、偏见及歧视的观念,忽略教育受众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