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一别毋需伤感
来世再见还会是我
多年前,我为病重先母写挽词的时候,也为自己撰好了一幅自挽词(如上),框好由内人妥善保存。我也清楚交代了她,我百年之后这自挽词应该摆在祭我的灵堂台前哪一个部位。我也经常轻松地与她讨论我若不在的时候,她该如何如何地继续生活下去。生前对往生后的这一切,似乎都已交代清楚。起初内人还不太能够适应我这个“未雨绸缪”的做法,但久了也就习惯了。
我们这年龄层的人目前的生活态度,就好比出门作背包旅行一样,于紧凑繁忙旅游行程结速前在公车站等车,准备车子到站接我们回家。这个时候,因为都要回家了,玩也玩累了,一般上都不再需要作什么冗长的旅游计划了。在等车的当儿,可轻松地尽量争取时间,随心所欲地去做自己在旅途中还想要做的事。待车子一到,便高高兴兴带著愉快满足之心情上车“回老家”去。
用这种旅游心态超然地过最后的时日,毫无挂碍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日子,不就很好吗?
短暂“人生旅途”
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像出门旅游的前期准备工作,宜好好认真了解自己想去哪里,仔细规划好行程以期不浪费时间的去看些什么样的风景,去见识什么样地人、事、物。人生从踏入社会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就该战战兢兢地像开始进入繁杂的旅游流程一样,小心谨慎。间中,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与障碍,多与寡胥视出门前的准备工作。有认真周详的策划,才会有顺畅愉快的旅程。
面对新的工作挑战,犹如自己一人进入新的环境旅游,存有许多未知数与挑战。寻求答案时,还得独自努力破解不靠人,马虎不得。学多少认识多少,所经历所见识的,全归自己履历。到了工作后期,人生旅途中所见所闻所学,实际已充实了自己,增长了智慧。到了晚年后期,遇事藉经验迎解问题,心静如水,左右逢源。杜甫有道“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孔子曰:“七十从心所欲”。人若能活到七十岁,已算是老年了。在这人生的尽头,应该善用自己剩余的生命,好好地活著。只要不逾矩,便可做该做的事,过自己喜欢的日子。
坦白说,我确实是如此很感恩这一路走来没浪费时间,很努力地过好每一天。因此,对我而言,我毫不忌讳正面乐观地谈论与看待自己身为地球表面上的其中一个生物,所必须经过之路?死亡。死,并不可怕。怕的是这一生中,你不曾好好地善用时间机会努力地去学习去贯彻,行善而不恶为。一个人在两脚伸直前回头看看,倘若懊恼于自己没好好地活著,这遗憾,将会随其生命之终了时,带著它离开这人世。所以,在短暂“人生旅途”中,死,并不足惧。怕的是虚度了美好光阴,生命留了白,再回头已是后悔莫及了。
生命如果过得精彩有意义,若有来世,肯定希望的是,我还会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