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言人所不敢言的书,作者M.Bakri Musa是个多产作家,在短短几年内,便出版了《重访马来人的困境》、《全球化时代的大马》、《朝向竞争性大马》等书。这本《解放马来人的心智》Liberating The Malay Mind(2013)旨在探讨如何塑造马来人的独立心智(Merdeka Minda Melayu)。
其实,探讨马来人文化的是与非的书并不少,早在19世纪初期,Munshi Abdullah便已从批判的角度来评论马来文化,前首相马哈迪本人也曾力图改变马来文化,可却自认失败,无法改善马来文化。反而是,1970年代以来的重新伊斯兰化马来人的宣教运动(Pakwah),取得不俗的成果,使得马来人马来性递减,伊斯兰性递增。这确是个耐人寻思的现象。
Bakri Musa在本书直率地陈述马来文化的不足,及现行公共政策的不足之处,如认为马来人缺乏延后消费(Delayed Gratitiation),也就是先苦后甜的价值观;也因此,较倾向即时消费,缺少积蓄,也较不关注教育投资等。这些,都导致马来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他甚至认为,马来人支配权(Ketuanan Melayu)、马来人在公共领域的主导权,甚至是联邦宪法中,有关保卫马来人特殊地位的条款与政策,都只会弱化而非强化马来民族的国民素质。对他而言,重点是培养马来人的竞争力(Competitiveness),而不是好心做坏人的帮倒忙的保护。进而言之,被视为是护卫马来人经济权益的政联公司(GLCs),也被他视为无效率,无助于提升马来人竞争力的大而不当的公司。
这样的言论,听起来比反对党领袖安华提出的“人民主权”,或前惠民党主席再益依布拉欣的自由主义言论更激进。作者认为,文化本质上是保守的,要改变一种文化,是耗时的,也得从下而上,而非从上而下,才能更有效。这也是何以,1970年代以来的精神革命运动,效果不彰的主因。其实由于马来西亚的策略性地理优势及其开放性,马来人很早便接受了多种文化的洗礼;若善力利用,是很能提升马来人的素质的。当然,要懂得善用这个优势,首须要有开放的心智(Free-mindedness),而马来文化本是具有这个素质的。
与此同时,作者也不忘借用马来谚语Katak Di Bawah Tempurung(椰壳下的青蛙),来提醒马来人,得跳出坐井观天的舒适区。毕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至于要如何解放马来人的心智,扩大其视野,就取决于信息化、教育、工商业、旅游等。学习多种语文,体验他种文化等。这样自可让马来人获得更多元的意见与观点,进而解放自我的心智。
对于教育,他主张多启迪少灌输,更需要接受更广泛的通识教育,而至于商业,马来人也得变得更富创业精神,从而认识到他族是我们的潜在顾客。这种把他族视为潜在顾客,而非敌人的观点,确是富有启发性。大马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一些种族主义的决策者与执行者,总是从零和游戏的角度出发,结果是双输,马来人与他族皆受害──除了少数特权集团外。有道是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此书的思路与格局,确是与众不同。
对非马来人言,此书也是颇富启发性,如认为马来人大团结不现实;因为,其分裂不限于宗教,也包括意识形态与社会经济因素。整体上言,大马人也面对著两极化、全球化与宗教极端主义的三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