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他住在吉隆坡的市郊,常有野猫在附近出没。有一天,他请一位懂木工的老朋友帮忙制做作一个梯子。老朋友很好奇,因此问道:“这梯子是用来做什么的?”
他说:“有只野猫在我家屋顶生下了两只猫,小猫无力爬下屋顶,焦急地在屋顶俳徊低鸣。我想请你帮忙搭个梯子,让它们能顺著梯子爬下来。这两只小猫好可怜,才刚出生,不知世事。在那么高的屋顶往下看,又惊又惧。”
一个大男人显得那么“婆妈”,老朋友觉得好笑,但还是火速把梯子钉好。他赶忙把梯子带回家架好。慌张的小猫趁没人之际,慢慢地顺著楼梯从屋顶爬下来,慢慢往附近的灌木走去。他呢?“目送猫儿远离,才放下心来”。
这一幕仁民爱物的感人情节,是刘立忠和欧银钏合著新书《无往生心:一代报人刘鉴铨》(八打灵:星洲日报;2013)的主人翁,详见页77-78。吉隆坡当时还有灌木,想必是once upona time的旧事了。
事情虽然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书中的演绎不但记得详尽入微,人物和人物之间现场的“婆妈”对白也能如实重叙;不论本书乃是小说的材料,还是个人的传记,可见刘立忠和欧银钏的著作之非常用心了。
百思不解之处,仅有一点:既说“慌张的小猫趁没人之际”下来,处在“没人之际”,请问,那到底又是谁看到小猫“慢慢地顺著楼梯从屋顶爬下来,慢慢往附近的灌木走去”?但是,瑕不掩疵。凭此论述,我们就能明白这一位前译“纯种的报人”(注),新书译作蹩脚之“纯粹的报人”(wartawan tulen),心怀类似商汤“网开三面”的仁慈了。
当然,个别读者深思之下,恐怕也不能因此确定那一只从屋顶延梯而下,最终走到了附近灌木的小猫,最终是和妈妈相遇,逐日成长,还是沦为群兽果腹的食粮。然则,这一切后续的联想,都与本案无关。
注:纯种的报人,参见2010年10月7日《星洲日报》报道〈再努丁:刘鉴铨专业以身作则‧星洲秉持公平正义〉,链接
http://news.sinchew.com.my/node/17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