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导,世界银行在最近的东亚及太平洋经济报告书提到,大马若要实现高收入国目标,应加速经济改革,及抛弃急功近利的速赢(Quick Win)心态。易言之,不可太过短期取向。
所谓的经改,包括提升公务员的能力,以带动必要的改革、教改,削减各类补贴,加速推出增税政策,如消费税。其实,研究国际经济者皆知道,当代的几个主要世界经贸组织,如世银、世贸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等,基本上受到欧美控制的机构,均有一套相对一致的政策清单。他们对中型、后进国的政策建议,大体上逃不出以下的华盛顿10点共识。
这10点共识包括:强化财政纪律;改革公共支出;改革税收,如出台消费税;利率自由化;竞争性汇率;贸易自由化;大开直接投资之门;民营化;放宽甚至解除管制及产权保护。
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上述10点,便是这些机构的标准答案;只是,经过了1997-98的东亚金融货币危机后,这些机构又在这10点基础上,再加上10点补充,即搞好公司治理;反腐败;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意指易雇用也易开除员工);遵守世贸的规则;遵守IMF的金融法则;谨慎地开放资本帐户;不受干预的汇率形成机制;独立的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社会安全网,及定向削贫。
基本上,这最是当代主流经济对于搞好,搞活一国经济的金科玉律。只是,问题是,不少人认为,这些标准答案或良好做法(Good Practice),颇偏向发达国的利益,且许多发达国本身也没遵守这些良好做法;不然,也不会发生欧美债务危机。显见,经济的理则(Logic)与社会、政治的理则并不必然一致。
基本上可以说,经济的理则著重效率、成本效益、生产力与竞争力;文化与艺术的理则,多偏重自由发挥、个性的张扬,而政治的理则,则偏向权力,协调各方利益与控制,特别是资源的分配,而非资源的产出(这是经济的领域)。由于基本思路与运作理则不一样,便常发生经济建议与政治实践背道而驰的常见现象。不少经济学家便常说,政治人物多是短期取向,只顾眼前,不顾大局与长远后果,以至扭曲市场与搞坏经济。事实如何,也恐难一概而论。毕竟,有时民主与民粹并不易区别。
就大马的情况言,由于是个政治挂帅的“关键在政治”(It is the Politics,Stupid)的国家,经济政策就免不了常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前首相马哈迪时期起的许多政策,便带有明显的图利私人、财团的偏向,而且还用新经济政策来合理化其政治化的经济政策,如打造土著工商业阶层。
既然出发点是政治考虑,就难免会损及经济的理则如效率、生产力与竞争力的提升,资源的合理配置等。2009年设立的经济咨询理事会(NEAC),也曾对政府提出了不少搞好搞活大马经济的金玉良言,如更注重生产力驱动,而非廉价外劳驱动的增长,更高程度的负责任的地方自治(Local Autonomy),以激活经济,去除不劳而获的寄生式、非生产性活动、坚定的领导层与政治意志等;可这些书生之见,毕竟过不了政治关,政治理则最终击败经济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