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4日讯)中国科学院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周二发表文章,指2019冠状病毒近期产生149个突变点,演化出L亚型和S亚型2种亚型。其中,S型是相对更古老的版本,而L型更具侵略性、传染力更强。
所谓“亚型”指的是病毒因基因(DNA)排序不同,产生蛋白质形式上的变异。
据澎湃新闻周三报导,这篇题为<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的论文,通讯作者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员陆剑、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崔杰。
研究分析的103个新冠病毒基因组资料,全部来源于公共资料库。这些病毒样本的基因序列的收集时期最早是去年12月24日,最晚是今年2月5日。分析发现这些病毒株一共存在149个突变位点,且多数突变在近期发生。
在这103个病毒株中,有101个属于两个亚型之一。具体而言,两个亚型的区别在于病毒RNA基因组的第28144位点,L型是T堿基(对应亮氨酸,Leu),S型是C堿基(对应丝氨酸,Ser)。通过与其他冠状病毒比较,作者发现S型新冠病毒与蝙蝠来源的冠状病毒在进化树上更接近,从而得出S型相对更古老的结论。
不过,研究人员意外发现,相对古老的S型新冠病毒并没有因为在人群中传播的时间更长,而感染更多的人。基因组资料表明,感染S型的比例占30%,反倒是相对年轻的L型新冠病毒的感染比例占70%,而且每个L型病毒株比S型携带相对更多的新生突变。
然而,其中一位近期有过武汉旅行史的美国患者分离出的病毒株,显示其可能同时感染L型和S型新冠病毒。作者表示,目前还无法排除新突变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