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确诊的数据来看,儿童确诊人数确实明显少于成人,但随著变种病毒的产生,加上12岁以下儿童暂时无法接种疫苗,让儿童感染人数越趋增加。倘若家中孩子真的不幸确诊,家长们该如何是好?
“如果孩子真的不幸确诊,父母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不要慌!”马大医药中心儿童呼吸系统科吴家玶医生说道。截止今年8月底,儿童感染人数跃升至31万74宗,是去年25倍;2020年,儿童感染人数为1万2620宗。根据卫生部在上个月的报告,迄今为止,共有41名儿童因感染病毒而死亡;而2020年只有6名。她推测,这可能是变种病毒导致总体感染人数增加,再加上之前疫苗的接种率较低、政策松绑以及成人松懈的防疫态度而致。
“在停课阶段,孩子们基本没有机会接触太多人,所以更多时候是成人把病毒带回家传染给孩子。”吴家玶不忘提醒,目前12岁以下的儿童仍不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成人要保护小孩免受感染,除了紧守标准作业程序(SOP),完成疫苗接种是最好的方式。“当社区能达到群体免疫,感染人数越来越少,也会降低把病毒传给儿童的机会。”
儿童新冠疫苗仍在测试中
至于为何卫生部还不开放让12岁以下的儿童接种疫苗,她解释:“有关当局仍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报告来体现新冠病毒疫苗对儿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任何疫苗在上市前都需要通过成人临床试验之后,才会开始对儿童进行评估。儿童新冠疫苗试验与其他药物的临床试验原则一致,即“儿童不是小号的大人”。他们的身体正在发育,对于疫苗可能产生不同的反应,安全性与耐受性与成人不同,专家需要测试对儿童应用安全且产生有效反应的剂量。
就目前来看,儿童有著非常活跃和灵敏的免疫系统,较小剂量就可以引发充分的免疫反应。在疫苗安全性研究当中,今年6月有研究显示mRNA新冠疫苗与青少年和青年人中极其罕见的心脏炎症反应存在关联。但从当前结果来看,疫苗接种的好处仍然明显大于风险,大多数的炎症反应似乎很轻微,可以自行或常规治疗迅速消退。
【解答常见疑问】
1.疫情之下,孩子应该出门吗?
孩子因为无法接种疫苗,因此许多专家皆认为在这段时间,孩子们都应该避免出门,网上甚至有人讨伐把孩子带出门的家长。对此,吴家玶说:“作为一个儿科专科医生,我们除了关注孩子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亦不可以忽视。”她指,孩子长期不出门,确实会造成孩子们心理不健康,因为小孩就应该蹦蹦跳跳,但居家空间大幅度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她不忘分享,很多小孩在这段时间都长胖了不少,而众所周知,肥胖会衍生许多健康问题。不过她并非建议带孩子到多人聚集的购物中心或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室内空间,而是可以选择户外公园,但仍遵守SOP。
2.疫情之下,宝宝的疫苗可以推迟或不打吗?
一般疫苗接种原则上是不能提前但可以推后,所以如果宝宝生病了,疫苗接种是可以推迟打的。但吴家玶认为,宝宝接种疫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预防各种疾病,降低宝宝患病的风险,而在这个非常时期,尽量不要让宝宝、孩子生病,因为当孩子的免疫力变弱,无论是什么病毒都很容易入侵。
3.如何分辨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新冠病毒?
新冠病毒的症状包括发烧、咳嗽、呼吸困难,以及全身酸痛、喉咙痛、流鼻涕和腹泻等等,症状基本和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大同小异。吴家玶不忘表示,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目前都比成人来得轻微,恢复机率较高。至于何时需要去做检验,她指,倘若身边有确诊者,而孩子开始出现症状,那感染的机率就很高,建议立刻接受核酸检测(PCR)。
4.学校复课,家长应该让孩子回去上课吗?
正如吴家玶之前提及,她是不鼓励孩子长时间待在家里,尤其是当疫情受控和12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都接种疫苗过后,所以针对应该让孩子回去上课吗?她表示赞同,只是前提必须先确保学校的环境是否安全,包括校方是否会遵守由卫生部制定的SOP,同时孩子是否愿意配合,包括长时间配戴口罩以及清洗双手。她同时提醒,父母教导孩子防疫的同事也应该要以身作则。
5.倘若孩子不幸确诊,如何判断何时需要送进医院?
吴家玶坦言,任何病毒其实都有其严重性,无论是不是确诊新冠病毒,倘若生病的孩子出现不吃、不喝、不玩,行为出现异样,家长便要小心观察,及时求医。不过她指出,假如确诊需要送进医院,很多时候需要安排一位家长或监护人陪伴左右,因为年纪幼小的孩子无法自行照顾自己,而目前医院亦没有相关人手可以24小时陪伴在左右。
6.孩子确诊康复后,该如何调理身体?
吴家玶强调,并非每个确诊者的肺部都会受感染,所以不要道听涂说购买与“补肺”相关的补给品让孩子服用。只需多吃健康食物、多喝水、呼吸新鲜空气以及获取适量来制作维他命D就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