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筑”是以建筑的方式进入农村或偏乡,与当地居民经过沟通讨论,视需要而建构的工程;台湾国立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开设义筑课程,让各科系只要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选修,他们透过知识学习、讨论与拜访,在寒假进驻到农村进行实作。
从教室出走乡间,台湾交大各科系的学生在短短一学期内,将峨眉乡湖光村以竹材建物打造成智慧便利的社区空间。从设计到完工都由学生全程参与,他们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实际组装、搭建出实用建筑,甚至打造像征稻穗的互动灯饰在桥上摇曳,两排如饱满稻穗的竹条交会成农夫市集的场地。
“智慧生活与场域义筑”这门课是交大革新计画之一,目的在推广行动与问题导向的教学、整合通识与专业学程。开课教授许倍衔发现建筑所的学生其实不熟悉建材特性,也缺乏实务经验。与一般大学生相处过后,他认为这些学生也能够胜任建筑、互动科技的基础学习和实作,便将酝酿两年多的构想提出向教育部申请了这项计画。
从2014年起,交大固定于每年九月开办建筑实作课程,与峨眉乡无负担农场的合作已迈入第3年。由农场提供场域、技术及相关支援,让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了解农村所面临的问题与反思。前两年学生以建筑结合竹工艺与科技,创造出多种变化的竹构筑,如农村智慧网室及具有流线美感的竹教室;今年,学生挑战耗时费力的大型木材结构,发挥巧思打造茶叶展示空间。他们也与其他单位合作,委托在地自造的组织与工艺师进行技术指导,提升学生在构筑方面的专业能力,并就地取材利用稻草及茅草结合编织技术,制作结构的表面皮层及天花板,呈现峨眉在地的茶园意象。另外,此次也加入简易的科技,设计两种模式的灯光,加入互动趣味性、感应式的客家山歌情境等。
许倍衔表示,义筑最重要的核心价值是让学生走出校园、实践在地服务的精神。修课学生利用寒假实地进驻社区,亲手筑起社区空间,实践“创客精神”,进行一场与众不同的社会实习。
一日农夫化义筑雏形
2013年,许倍衔趁著假日到峨眉乡湖光村参加无负担农场办的春耕活动,有了一日农夫的插秧体验,原本只是个假日游玩放松的休闲活动,却让他有机会结识到湖光村的许多在地人,包含农场主人展哥、森森柑橘园的主人森哥等。他观察到,这群农夫“不一样”,对自己的社区满怀热情,对土地的爱戴非常深厚。于是许倍衔提出自己埋藏在心中已久的想法,当地居民态度非常乐观,很爽朗的答应,在几个条件相互配合下,“交大义筑”的雏型已渐渐成形。
为什么想用竹子来搭建?许倍衔笑道,这无关于义筑协会,而是他本身对这种材料不熟悉,单纯想要了解看看。他表示,第一届的义筑计画真的是个“实验室”,但运用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材料,除了学习以外,还能带来更多的乐趣。后来,经过一年的奔波,许倍衔配合台湾教育部的研究计画申请到经费,并找到此课程的另一位得力助手,“义筑协会”创办人简志明来共同合作。
原本只是基于简志明的专业与热忱,却因此有机会与义筑协会合作。有了义筑协会的加持,有许多志工自发而踊跃的参与,帮助整个计画案迅速完成。以2014年度的课程来说,尽管当初发布邀请志工的公告是正值寒流的期间,还是有许多人,不论是学生或是社会人士,都不畏风寒前来面试,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给予这堂课程极大的助力。
向在地人学习 与社会联系
刚开始为了配合台湾教育部跨领域教案的计画,许倍衔把原来只想给建筑所的资源,转化成分享给各个科系,不同年级的课程,课程变成与原来的想法相异。许倍衔认为,建筑所的同学可以在这堂课扮演一个比较有领导性的角色,因为他们的专业优于其他人,而这也是一个可以训练领导力、整合力的方式,毕竟出社会不是只要盖建筑而已,有过这样的训练是很有价值的。
另外,有了各科系的同学参与,这就不会只是一个“纯”建筑。 2014年做灯光入口意象装置的那组同学,在许多工程面就是由电机系的同学主导。如此的安排,没有专业知识与有专业知识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贡献自己所学的,体验自己不曾体验过的。
各科系体验团队合作
融合科技,一方面与台湾教育部推行的计画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许倍衔本身在建筑领域里偏重数位设计,他的兴趣及能给予学生们的专业都在这块上。在这么多条件相互配合下,一个“不完全纯的建筑”因而诞生。经过两年的课程后,许倍衔体会到经过转变之后的想法是没错的,学生们对搭建有一定程度的概念,再给予一些引导,让同学们有一些基础认识便能在动手实作中建立起搭建工程。从2014年的成品来看,一个“不完全纯的建筑”,是可以被一群半年前还是建筑门外汉的同学们搭建出来的。
今年参与建筑的学生共有22位,分为结构、皮层、天花板和电控4组。经过一整个学期的课程,寒假一开始即进入六天的密集实作。当别的学生都已经放假回家或出去游玩,这群年轻人住在农场里,起早摸黑、辛勤的在一起工作,最可贵的是那种不怕吃苦的精神、与团队协调合作的态度,而这将有利于学生将来走入社会。
许倍衔也提醒学生,和社区居民的互动也是一种学习。他们并不是来帮农民做事,而是来学习的,农民生活阅历丰富常常让人佩服,要抱持谦虚的态度尊重每一个生命,勿因自己是大学生就产生骄傲之心。再者,台湾教育部曾提出在地实践计划,就是希望大学能发挥力量与在地结合,其实义筑早就在做了,它既是技职教育也是社会教育。对照于其他设计展,争取到经费展览完毕就拆掉,而不是真正实用的物体结构,他希望未来其他学校可以往实用物体构造的方向来进行。
学术与技术兼备
为了让义筑能真正走入社区,许倍衔特别邀请居民到学校开座谈,与学生共同谈论对于峨眉未来的想像和需求,再根据当地产竹、种米等特色以及当地地形与空地,设计出各种不同的公共区域。
由于课程性质是通识也是服务学习,各科系的人之间协调相当不易,除了掌握的知识专业不同,共同的空堂时间也更少。交大建筑所学生陈奕至坦言,自己觉得最大的困难点在于共同时间的规划运用。
期中前上课教授的基础概念、电子软体设计,同学除上课演练,课后尚得向助教讨教。在这里,老师的角色不仅是老师,更像专案的执行者。许倍衔花在寻找资源、联络的时间明显增加,上课内容不考试而以交作业替代,促使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期中后课程进入实作,除了模型实际测试外,小组成员也开始找校园内的空地进行初阶的建材拼接。无论是竹建材或农村环境与生态,建筑所学生与一般大学生都了解不多,然而在许倍衔穿针引线下,竹艺师与业界建筑师、助教等人都投入教学,协助学生亲手处理建材的拼接、裁切。
陈奕至回想当时偕同当地居民与竹艺师讨论时,有许多专业用词、行话都听不懂,对台语也一知半解,急著想加入讨论帮忙,却碍于对基础技术的了解不深而难以即时上手。大学课程中的学术理论与基础技术分离,确实让现今的学生与技术层面的知识脱节,然而这样的课程却也提供他们机会进行实务的操作学习。
让学生全面参与创建
对于许倍衔来说,能够完整的参与企划、跨出单纯的企划设计并全面了解建筑从无到有的各步骤,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好且必要的锻炼。当大学的课程得以让学用产生更紧密的连结,教育才算落实。然而,他也承认,这样的课程策划并非适合任何科系,占大学课程的比例也不可能太多。
“智慧生活与场域义筑”虽然就结果来说是成功的,目前义筑作品从完工到经过台风过境修补后,也成为当地居民的休憩育乐与交流的重心,但课程内容对于学生的负担却仍待调整。未来课程延续的方向将以此再检讨,也期待能将建筑结合更多数位科技,将教学推展到其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