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艺术,是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宝岛台湾处处散发著文化与艺术的气息,然而,艺术与文物光鲜的背后,其实是人们无私的努力与贡献。

台湾宜兰鄂王社区,只是一个只有800多人的小小社区,却能获得国际艺术文化保存模范奖,著实让人惊讶。然而,他们到底是怎么靠著自发的凝聚力,让传承200年的工匠技艺再度复兴?

“我还在念小学的时候就画了这里的庙宇、街景、节庆,或许当时就注定我日后要回来社区吧。”彰化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陈世强拿出小时候的画作对比,宜兰鄂王守社区的昭应宫、城隍庙仍在,小吃摊也没变,但以前满街的木工坊、彩绘坊都凋零了。

“10年前,这个社区是宜兰最脏乱的角落。”以前,这里到处都是破败的老屋,游民聚集,随地便溺,跟附近热闹的街道形成强烈对比。10年后的今天,鄂王守社区不但成为台湾环境保护模范社区,环境清洁特优社区,还拿下宜居社区铜质奖。鄂王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林铭信有感而发,“社区居民的力量是关健。”

在社区发展协会成立后,他有计划地针对老人和传统艺术展开一连串行动,如电脑版、烘焙班、有氧舞蹈等,加上一年一度大大小小的节庆活动让民众在活动中彼此认识。在活动与聊天的过程中,居民才发现社区里的老人家原来是深藏不露的大师,来上课的大叔大婶都说,“原来我们社区以前这么风光,怎么现在都没落了?”

几次活动过后,林铭信发现居民的社区意识已经被“扰动”起来,于是进一步将社区里的传统技艺和老匠师资料整理成册。“我想要以工艺和老人为主要议题发展社区,”林铭信当年兴冲冲地捧著资料向社造讲师求教,不料这位讲师却回答他“你们社区河边有块空地,你请地主把地捐出来盖社区活动中心,这样就有成成果了。”林铭信顿时大失所望,决定和社区居民自行摸索发展道路。

鄂王社区墙面上记录百年史话,提醒居民莫忘社区的传统与根本。
鄂王社区墙面上记录百年史话,提醒居民莫忘社区的传统与根本。

艺术介入空间 老东西变好东西

经过几年酝酿,社区民众意识逐渐抬头,除了定期召开治安会议、环境会议外,林铭信整理的匠师资料也更加完整。只有高中学历的他,开始学电脑、学写公文和企划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们有人力、有议题、有执力行,却不知道方向。”

东风并没有让居民等待太久。在一次偶然的际遇下,发现陈世强其实是鄂王人,林铭信立马带著社区资料求见。原以为需要费一番口舌方能达成目的,不料陈世强一口答应回乡助阵。陈世强在林铭信的邀请下,回到鄂王进行重整。他首先与社区发展协会合力推动“抢救古井”计划,将社区里一口200余年的荒废古井重新整理,清出来的瓦砾、石块、酒瓶,则重新利用,化身为古井周围的装饰品和石子路。“小时候村民都在这里取水,洗衣、泡茶、煮饭都靠这口井。后来有了自来水,古井逐渐荒废,堆满垃圾,又脏又臭,根本没人想靠近。”

从抢救古井开始,居民开始体会到“把老的东西变好的东西”其实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后来,陈世强接下当时文建会的“艺术介入空间”计划,请老师傅重出江湖,在社区里闲置的围墙上,运用在地的各种工艺技法加以装饰。绵延100多公尺的墙面上,有社区木雕地图、砖雕壁画、彩绘古地图,将传统手艺,结合现代艺术创作,让原本脏乱的围墙巷道,摇身一变成为居民引以为傲的艺术成果展示空间。

封笔20年 老匠师的文艺复兴

2014年初,在鄂王社区内的杨士芳纪念林园举办了一场彩绘作品展,已经封笔二十多年的彩绘师傅曾水源,重新执笔,发表巨幅手绘《四大金刚》。他毫不藏私地将祖传工作手稿悉数展出,盼望社会能更加重视彩绘这门日渐凋零的老技艺。

一代匠师曾水源为了社区重提画笔,传承四代的彩绘巧艺,是最珍贵的无形资产。
一代匠师曾水源为了社区重提画笔,传承四代的彩绘巧艺,是最珍贵的无形资产。

水源师傅在60岁那年决定不再画庙,“以前寺庙一盖就是二、三十年,画师可以一展长才,充分发挥。后来都变成用照相机、电脑绘图复制,老技艺没人要了,干脆不画。”心灰意冷之际,他改以画笔记录宜兰建筑与百工杂技,手绘鉴图,为历史留纪录。百年传承的彩绘技术,几乎就要失传。

直到2003年,鄂王社区发展协会著手调查社区内资源,才又发掘出这位人间国宝。“老师傅说,我们那些东西‘没效啦’!”林铭信说,当初找上这些老师傅,他们对自己搁下多年的技术几乎已失去信心。“我们研究社区历史,才发现这些老人家一个个都是宝藏。”

在林铭信连番请托之下,终于才说动水源师傅重拾画笔,开办画展,并大力协助社区内的空间改造,指导子侄辈参与闲置墙面彩绘,让老技艺重见天光。“我养8个孩子,全靠彩绘,这是祖先传下来的吃饭手艺,不能放弃,”水源师骄傲地说。

曾家彩绘从祖辈传承下来,高龄89岁的曾水源是第三代,儿子、侄子则是第四代传人,已被登录为宜兰县无形文化资产。

卧虎藏龙 能人辈出

有了领头示范,社区内众多匠师资源也陆续被挖掘出来,磁砖彩绘、漆艺、木刻、刺绣等老师傅,纷纷站出来。原来社区卧虎藏龙,能人辈出,包括两代火土师蔡氏父子。

师承林金荣的蔡火土14岁即当学徒学艺,学徒初期只能拿“细线弓”线锯作粗胚学起,之后才进入修粗胚的阶段。学成开始经营木雕业,木雕的繁简需求也视买主家境的富贫价位而有差别。后来庙宇雕刻:神像、神轿、神桌…应有尽有,也有食品用的粿印、糕仔印。儿子蔡荣丰、蔡荣华、蔡荣兴皆传其衣钵,而蔡荣兴目前仍职业于原木雕店中。

蔡荣兴为社区木雕大型粿印。
蔡荣兴为社区木雕大型粿印。

10年社造 意外推动崇古热潮

“从居民的表情,我知道我们走对了路。”林铭信说,从2008年起,鄂王变得不一样了,不仅处处都看得到居民的创作,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认同这些艺术,是社区的宝贝。”

社区逐渐做出成果后,2010年,他们以杨士芳纪念林园为社区中心,连年举办手作工艺展览。后来,他们更推动“匠师博物馆”计划,替老匠师重新设计、装潢现有的工作空间与门面,并制作兰城百工地图,游客只要按图索骥,便能拜访藏身街坊里的匠师们,一窥堂奥。

社区环境改善后,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返乡进驻。旅游作家林世杰就相中了社区里的一间老房子,改装成“Stay旅人书店”,并开办“慢走,小写”课程,在社区进行导览与小旅行的同时,引导旅人们纪录当下的心境,让旅行的记忆更深刻。

10年苦心耕耘,林铭信看著社区老人又开始动了起来,年轻人也更愿意回家,居民们对于社区的历史如数家珍,让他倍感安慰。

鄂王社区目前扩大推动文化保存工作,跨出社区,在整个宜兰旧城区,搜罗老匠师的资料。他们制作口述历史、影像纪录,与传统艺术中心和兰阳博物馆合作,让匠师到传艺中心开课、办展览,形成宜兰艺术观光的铁三角。在工业化、大量生产的时代,手工巧匠曾被弃如敝屣;而在老师傅们凋零前,竟又意外兴起一波崇尚手作、古法的热潮,让这些珍贵的手工艺再现风采,甚至扬名国际。

走过兴衰动荡,鄂王社区如今要带著荣耀与骄傲,继续他们承先启后,传艺百年的使命。

鄂王社区推动“匠师博物馆”计划,替老匠师工作坊打造新门面,让游客按图索骥轻松寻访。
鄂王社区推动“匠师博物馆”计划,替老匠师工作坊打造新门面,让游客按图索骥轻松寻访。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一个不明飞行物去年1月在南亚上空,掠过一架飞机。(视频截图)

五角大厦重磅报告 UFO纽约上空险撞客机

阅读全文

关丹失踪孕妇4岁儿证实平安 在吉隆坡国际机场被辅警寻获

阅读全文
南北大道上的分界护栏被撞毁。

南北大道货柜罗里翻覆 33岁摩哆骑士惨死一司机受困

阅读全文

美国男遭警逼供17小时崩溃认“弑父” 亲姐突致电:爸还活著

阅读全文

1万3099人入境狮城未申报物品被罚 包括Labubu潮玩【东方头条】 2024-11-15

阅读全文

美战机与俄战机在大马上空连接

阅读全文

校园品牌闯国际

教育

台湾实践大学服装设计所师生,于前年自组服装品牌,没有雄厚资金、没有明星光环加持、这群来自校园的学生经理人,凭著创意与行动...

阅读全文

小鱼妈妈故事屋 孩子用耳朵读绘本

教育

在欧美社会,绘本是孩子童年最重要的玩伴,孩子从一岁起就开始培养阅读能力,虽然亚洲社会阅读绘本风气较短,但近年来也逐渐受到...

阅读全文

旧建筑艺光闪烁

教育

艺术其实不分国界,也不分场合,只要志同道合,即便在老旧的建筑里也可以绽放光芒。穿过喧闹的市场,老旧建筑的巷弄中,屹立著遗...

阅读全文

谈性让教育完整

教育

大马的民风与思想普遍保守,让父母无法与孩子大谈“性”,导致孩子受伤后苦诉无门,为了避免有苦不敢言的事情发生,家长们都应对...

阅读全文

精品咖啡梦

教育

早前,大马举办了一场精品咖啡师比赛,冠军得主获得的不仅是冠军的荣耀,更多的是到国际舞台绽放光芒的机会。“我最大的期望是,...

阅读全文

街童希望之歌

教育

早前,来自蒙古的蓝天合唱团来到大马进行演出。这支合唱团看似平平无奇,但她由街童组成,透过歌声,唱出爱与希望。“长大后,我...

阅读全文

2500够用吗

教育

通货膨胀、汽油津贴撤销加上即将来临的消费税,让大家被经济压力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社会新鲜人的平均薪金2500令吉“够不够...

阅读全文

布袋戏,新生命

教育

传统也需随著时代的步伐,才能不与社会脱节。传统的布袋戏,现今以3D方式呈献,演出一片新天地。从没想过传统布袋戏也能与3D...

阅读全文

文化牵线

教育

新住民子女往往有著无穷的学习潜力,他们不仅需要认识母亲的文化与传统,了解母亲国家的语言与习;而以校园为支点??营造出相互...

阅读全文

女指挥之路

教育

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来说,职业早已不分男女。然而,对指挥家来说,或许不是这么一回事。在男性居多的交响乐指挥中,女性想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