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隆雪中华大会堂执行长陈亚才曾在《东方日报》发表一篇名为〈华社文物馆进展观察〉的文章,就近年在全马各地陆续开办的文物馆及纪念馆等主客观条件提出看法。今年,这份资料被重新整合,数据上有所更新,但其重点仍是“开馆不易,经营更难”。如何让人们主动走入博物馆和文物纪念馆等,成了经营者无法忽视的考量。
陈亚才在观察报告里提到全国各地在近年陆续出现综合性、地缘性、业缘性的华社民间文物馆和人物纪念馆的趋势,可被解读为华社的一种文化现象。推动者以积极的思维结合各种资源,以设立文物馆和纪念馆为平台,主动从事宣导、传播、推广和培训工作,借此达到保存记忆、传承和发扬先贤奋斗精神、团体发展轨迹,也借此掌握历史诠释权。
他认为,文物和纪念馆的角色包含收藏、整理、陈列、研究、出版和培训等,透过再现历史,发挥社教的功能。2010年8月20日在新山南方学院(当时未升格大学)举办的“文物馆经营管理研讨会”上,陈亚才主张我国民间文物馆尚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应当“相互支援,一起进步”。
6年后的今天,想法仍然和当初一致,他在新的观察报告中仍然以朝“相互支援,一起进步”目标前进作为小结:“民间文物纪念馆的设立,需要配合各种主观和客观的条件,待时机成熟,或可考虑成立‘马来西亚民间文物馆学会’作为协调和推动的单位,把大马民办的各个馆串联起来。”
缺乏行销乏人问津
陈亚才点出民办文物馆和纪念馆的困境,“开幕初期风光一阵,接下来若是没有认真投入心力,展出内容单薄,又缺乏配合性活动,一整年下来访客寥寥无几。”他补充:“即便是官方创设的馆,也可能陷入类似的窘境。经营不当,缺乏行销,最终还是会落得无人问津。”他认为,仅仅凭靠热情和悲情,无法确保文物馆和纪念馆永续经营。虽说经营不易,但纵观华社现有的民间文物馆和纪念馆,仍有多项令人鼓舞的进展。当中包括:
1)导览员培训
2015月3月至4月间,林连玉纪念馆举办“展示空间导览志工培训课程”,以林连玉纪念馆作为彩排对象和场所,吸收年轻朋友、退休人士及文史爱好者参与培训。课程除了让参与者掌握导览员必备的基本理论和观念,也实地演练,学以致用。期间,主办单位也安排学员作户外参访,参观多个官方和民间文物馆和纪念馆,借此拓宽视野。
2)举办特展
文物馆和纪念馆的展品若是长期一成不变,又没开展其它活动,久而久之就会跟社会大众疏离。就展出内容而言,相关展馆的展区大致上可划分为两大区块,即固定的常态展及定期更新的特展。举例言之,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的“甘密展”,具有柔佛州的历史与本土风味,有相当大的吸引力;马来西亚陈嘉庚纪念馆的“先贤交辉:李光前的慈善精神”特展,对照李光前和陈嘉庚,有延伸意义。通过特展呈现新展品,可吸引社会大众重复参观。
3)书刊与通讯的出版
民间文物和纪念馆中,有出版刊物和小册子的包括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霹雳务边文物馆、林连玉纪念馆、马来西亚陈嘉庚纪念馆等。值得一提的是,林连玉纪念馆于2014年5月出版《林连玉纪念馆通讯》(试刊号),至2016年6月共出版了6期。实际上《通讯》是个传播资讯和交流的平台,可串联本地民间文物馆,也可作为国际媒体交流的媒介。而马来西亚陈嘉庚纪念馆的《嘉庚会讯》去年12月创刊,至今已出版两期。
4)主动行销
传统的博物馆、文物馆和纪念馆著重展示功能,一般将资料陈列后,采取被动姿态等待参观者到访。除非馆内有珍藏品,或是该馆早已驰名遐迩,否则这种静态的等待,最终局面可能是文物馆沦为闲置,门前冷落车马稀。部分文物馆占有地利人和的优势,与社区建立良好的互动,成为户外学习的场域。务边文物馆与拉曼大学,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与南方大学学院等,便是其中的例子。马六甲沈慕羽书法文物馆则借助书法教学活动,以及年度的书法比赛,维持对外联系。与学校的配合是行销文物馆的有效管道。林连玉纪念馆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与学校的互动密切;陈嘉庚纪念馆亦推出“育苗计划”,同样与学校合作,各校学生陆续前往参访,体会另一种学习模式。
华人文化展馆林立
截至2016年,近10年内创设及对外开放的文物馆,包括2009年的柔佛新山华族历史文物馆;2010年新山广肇会馆文物馆;2011年马六甲沈慕羽书法文物馆、柔佛新山福建会馆文物馆;2012年雪兰莪沙登民间故事馆;2013年马来西亚陈嘉庚纪念馆;2014年陈洛汉纪念馆、林连玉纪念馆和柔佛居銮历史文物馆等。今年开幕的有马六甲人文馆、河婆文物馆、巴生福建会馆历史走廊、马来西亚中医药历史文化馆等。此外,坐落雪州沙登、设在华总大厦内的大马华人博物馆,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著筹备工作。
*数据、资料由陈亚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