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酱料是中华饮食及料理不可或缺的一块,因此随著华裔先贤大量迁移至南洋后,酱料文化也从中国传入马来半岛,导致生产酱料尤其是酱油的酱园,林立于我国各个以华裔居住的地区。
其中,谈及传承一或两代的酱园虽大有人在,但在面对各种挑战下,要经营超过一甲子岁月的酱园却是少之又少,目前坐落在金宝华隆新村,拥有70年历史的“四和酱园”就是其中一家。
四和酱园第三代传人卢家雄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指出,四和酱园是由其祖父在1940年代,与3名友人一起创办的,取名“四和”就是希望4人可和和气气,一起在酱料业中大展宏图。
“可是,经营酱园绝非易事,除了因为竞争大及利润少外,还要面对国家独立前的动荡年代,所以另外3名股东也陆续退股,只留下爷爷一人坚持的营运下去,并在过后传予我父亲卢玉坤经营。”
他强调,四和酱园的创办初期确实不容易,其祖父不曾在任何酱园接受过制作酱料的训练,也没有祖传的独特秘方,全靠参观友人的酱园及询问有经验者,一步一脚印地专研出生产酱料,特别是酱油的秘方。
“同时,那个年代刚好是英殖民政府与马共对抗的年代,夜间常有军兵前来搜人,晚间则有马共分子前来寻求救济品,爷爷感到十分为难,只好把酱园从冷甲迁移至金宝一带,到我父亲接手后再将酱园搬迁至华隆新村至今。”
此外,卢家雄表示,四和酱园早期主要生产酱油、黑酱油及豆酱等主要以黄豆腌制及发酵的酱料,惟在其祖父前往泰国旅行时,发现以辣椒及蒜头制成的辣椒酱,味道极佳,因此返国后自行研发。
辣椒酱销量最高
他续说,祖父去世后,其父母认为辣椒酱拥有庞大的市场,且工序简单,不如黄豆研制的酱料需要漫长的时间发酵,所以将祖父遗下的辣椒酱配方再度进行调整,进而推出全新的“四和辣椒酱”。
“目前,辣度指标极高的四和辣椒酱更成为酱园销量最高的主打产品,不过我们仍未放弃最初的产品,即酱油及豆酱等,更坚持以最传统的做法,如瓦缸发酵的方式生产黄豆酱料,以保留祖辈的古早味。”
寻求转型 放眼企业化酱园
卢家雄说,科技的快速发展已对经商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许多商家为了求存,只能寻求转型,惟他在2005年返回金宝协助父亲经营四和酱园后,首要目标就是把酱园企业化。
他说,以往祖父及父亲经营酱园,重心主要都放在生产酱料的工作上,对于开拓市场则鲜味关注,所生产的酱料多是靠人传人的方式推广,因此把酱园企业化,是希望酱园的业务能够更全面的发展,其中包括宣传、争取认证及机械化。
惟他重申,机械化主要著重在产品包装方面,一来可应对员工不足的问题,二来可以提高生产力,但对于一些传统的功效,还是会尽量免去机械化,以免影响酱料的古早味。“不管如何改变,我们一直都坚持使用最好及天然的材料,以辣椒酱为例,我们所使用的都是进口辣椒,且无添加任何辣椒干或化学调味料,这就是为何我们的辣椒酱价格并不便宜。”
免费开放参观 推广传统工艺
开放酱园供游客或学生参观,推广传统的酿制酱料工艺,让四和酱园得以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达到宣传及销售的功效。
卢家雄透露,他近年来都会免费开放酱园供游客及学生团体前来参观,以了解生活上常食用的传统酱料制作过程,推广中华传统工艺的知识。
他说,不少人均认为此举吃力不讨好,因为参观团是不收费的,且还需要花时间向参观者一一讲解酱料的研制过程,耗时耗力。
惟,他则持有另一种看法,虽然开放酱园无法直接获得收入,但是越多人前来四和酱园参观,就越多人认识四和酱园;再说,往往前来参观者,多会购买一些产品返家食用,若是食用后觉得不错,还会代为宣传,达到宣传的效果。
“因此,我们也计划在酱园的角落,腾出一些位置及进行装横,以作为专门店,让游客前来参观后,如果有意购买我们的产品回家尝试,就可以在专卖店中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