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5日讯)福岛东京电力公司昨日12时正式将核污水排入海洋,核污水尚遗存著一种为“氚”的放射性元素在内,此举导致邻近的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地的严厉斥责,也引发全球高度关注海洋生态是否受影响、水源是否会受污染。
黄群雄今日受邀出席参与AI FM《开讲东方议题》时,被主持人询及倘若氚超标是否存在风险时说:“经科学研究,对于长期而言,氚超标可能会有致癌风险,因为这种辐射能量会影响(人体)基因DNA(脱氧核糖核酸),如果长期几十年或百年,风险会较高。”
他认为,人们对这次日本排放核污水的信任度不高,是因为公开度不高,辐射数量多少的指数等尚未完全透明化,使人们会害怕及怀疑是否符合标准。
“很多都没有透明化,昨天已经开始排放,但由于很多资料在网络上尚未出现及不易被查寻,所以人们的信心不高,甚至我们可以怀疑他们是否符合标准。”
与此同时,主持人再次询问黄群雄,为甚么日本不使用核污水作为水供,他答道:“从很多的方面去看,一是人的心理作用,提到‘核’或著有‘放射’(性元素),我就害怕,我们会担心,所以会避免。”
“另一方面是,他们(东京电力公司)储存了太多的水(核污水),有超过100万吨,太多了,就不容易处理。但这不是这个数量,每天它还有新的水(核污水)。”
但他举例指出,在大自然有很多辐射,像是太阳紫外线亦有副作用,而且牛奶内也含有各种各样的放射元素,因牛吃草,而泥土中存在自然的放射性元素。
但通过国际原子能报告,他表示,处理后的废水是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的,遵循流程规定及安全可行的。
“自来水、雨水(和)饮用水都有微量的氚在内。”
“其实这个氚,是在我们饮用水中都包含在内,这是自然的。”
他指出,日本并非是第一个排出核废水的国家,在此之前,已有多国曾将核废水排入海洋。
“过去,法国、苏联(俄罗斯)和中国都使曾将核废水进行排洋,但日本是最大量的,且排海时长高达30年。”
他指出,这是正常流程,上述国家在将核废水进行排海也是符合国际标准及限制等,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
黄群雄指出,因放射性元素导致污染的核污水,经过“ALPS”先进液体处理系统的工程在未被释放至海洋以前已经过滤,已转换成核废水。
黄群雄说,虽然在农业上亦可处理核污水,但经国际原子能的研究商讨后,倘若需要处理高达100万吨以上的大量核污水,排出海洋是最适合的方案之一。
“已讨论过不同方案,蒸发或排湖,但认为排海是最好的方案。”
而东京电力公司昨日发布消息称,首次排放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放射性物质活跃度为每升水63贝克勒尔,低于每公升1500贝克勒尔的排放标准。
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因为氚是氢的同位素,属于原子层面,同位素分离的难度巨大,处理也需要专业设备,去除成本极大,所以巨量核废水中的氚更是难以去除的。
他解释,用核发电就一定会有废水,过程当中需要使用水进行发电,然而将废水排到海洋也经国际安全标准检测是具安全性的。
黄群雄认为,倘若以长期,他鼓励国际科学家或日本科学家利用电子计算机的模拟,核污水是否就排洋后影响海洋生物及生态。
“我希望,国际的科学家可以从这个方面,采取行动。”
“水会随著洋流传入世界各国周遭,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所以,现在联合国也是在监察及测量。”
“一般正常操作的核电厂,没有那么多的核污水。”
他表示,但福岛因经历地震及海啸破坏,以至于产生134万吨的核污水,但已将60多种放射性元素过滤及稀释,剩下唯一一种不能被稀释,且浓度不高,少量的“氚”的放射性元素在核废水内。
他解释,10年前日本面临地震及海啸的伤害,核电厂受到破坏,需要大量使用淡水对其进行降温,东京电力公司如今已存放大量核污水,但在排除前已经过滤,将各种各样的放射性元素已过滤及稀释,但只剩下氚在内未被处理。
他指出,日本将净化后的核污水用作水供是因人的心理作用,毕竟内含有核及放射性元素在内,而且存放率超过100万吨,不容易处理。
他再解释,该核电厂不只是存放了高达134万吨以上的核污水,甚至只要核电厂在运作,每天就会产生新的核废水,这亦是科学家未能解决的根源性问题。
主持人JC劲程及恩慈也在访谈中解释,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在2023年会排出3万1200吨,即总量134万吨的2.3%。
黄群雄强调,在饮用水有微量的氚, 矿泉水的标签上以有列出内含多少巴仙的氚成分。
他认为,日本政府可开办座谈会,邀请各国及各界人士前来出席该活动,让人们增加对辐射了解,风险沟通等。
此外,他表示,希望透过审查及测量能够减低人民的顾虑,政府亦能于有关当局运用专业能力共同就此事进行把关。
《开讲东方议题》
嘉宾:马大医学院生物医学影像系黄群雄教授
主持人:恩慈,JC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