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格因燃油价上涨而调高,尤其是饮食业;如今油价下滑,物价不降,甚至有人戏称喝燃油都比喝热巧克力便宜。当政府高官及老百姓盼望物价下调时,商贩又把矛头指向电费,宣称电费及其他原料涨价直接冲击他们的营运成本。
人民早在去年已受叮嘱需谨慎开销,若商家此时仍不选择薄利多销的形式,对业绩及整体经济将带来多大影响?
首相署中小型企业拓展中心总执行长符策勤表示,消费者应紧贴社会的脉动,多了解消费者权利及国家经济结构,清楚掌握市场走势,避免被商家的单方面说辞牵著鼻子走。
他指出,虽然油价下降,但许多商家却把物价上涨的矛头指向令吉走弱,声称从1美元兑3.2令吉提高到近日的3.6令吉,涨幅达10%,商家不得不提高价格应付开销。
他强调,如果消费者留意日常生活的需求,特别是基本的饮食需求可察觉,人民常使用或常吃的商品原料大部分由本地生产,而非商家口中所说的外国进口。
大马出口商品为主
“椰浆饭的米饭、黄瓜、参峇酱,印度煎饼的面粉,云吞面的叉烧和菜,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在吃的食物,但它们的原料都不需要从外国进口,不需要用美金买。”
他说,大马一直都是以商品出口为主的国家,令吉走弱导致价格上涨的说法不成立。随著美国油价下降,美国国内的需求量也大增,而现美元强化的阶段,我国多行业受惠。
“不是说美元强了我们就吃亏,我们反而在这个阶段里还获得了不少利益。不能单看某层面就下定论,必须回到成本结构。”
他提醒商家,不应再使用令吉汇率走低的理由蒙骗消费者;涨价只需一个理由,但说到降价,就算有10个以上的理由都可能无法动摇市场。
他举例,过去白糖一包涨价20仙,但在茶餐室的一杯咖啡也跟著涨价2 0仙,让当时的他百般不解其涨价的比例标准。后来才明白是商家趁火打劫,欺压不了解成本详情的消费者。
“在经济不景气的当儿,消费者必须意识到自身的权利,有权选择购买哪个商家的货物,而不是一味地只有一个选择。”
他呼吁消费者协会,站出来为消费者做出正面的反应,以较健康的做法把消费者的意见统整,并提出具策略性和建设性的方案,一起为消费者谋利。反观抵制商家的行为属于较消极的方式。
商家拥销售权政府不干涉售价
首相署中小型企业拓展中心总执行长符策勤表示,大马商家拥有绝对的销售权,政府不会过度干涉市场的商品价格。
他指出,政府的权限在于控制统制品价格,但对于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政府无法做什么。除非有商家企图以统制品谋取暴利,政府就有义务与权力干预和了解。
“好比说名牌包包的成本只是500令吉,难道政府应强制他们压价,从原本的5000令吉降至接近成本价吗?不能,因为可能该商品价格就代表了其品牌的地位象征,政府不能干预。”
“除非统制品是引发百物涨价的可能,贸消部就应对涉及的统制品的给予高度的关注并采取行动。”
另一方面,营运成本除了汽油以外,其中备受关注的是电费问题。符策勤说,国能在去年的业绩净赚23亿5000万令吉,多于前年的17亿3000万令吉,利润涨34.37%。国能有绝对条件考虑人民要求,调整电费。
他认为,虽然国能后知后觉,但油价下调后,国能应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可参考新加坡与泰国在油价下降的同时也对电费作出调整方案。
不过,他指出,即便调低电费后,问题仍回归到商家的身上,他们是否愿意降价?
专家补充:佳节商品涨价正常现象
农历新年即将到来,许多商家特别是华裔将在农历新年前后调涨价格,消费者尤其是切身感受到饮食业的价格调涨,这个已经被视为一种惯例的做法。一些茶餐室业者表示,这次新年涨价后就不再下调价格。
询及首相署中小型企业拓展中心总执行长符策勤,商家如此调涨商品的做法是否有欠妥当,他说,价格调涨是佳节临近的正常现象。
他说,市场上常出现需求供应高峰期时,商家就提高产品价格。对于亚洲国家而言,华人农历新是大庆典,而人民在佳节中互访或出外用餐的需求随著提高。缺调整价格标准
“在经济学角度来说,消费者因本身的需求而在面对商家提高价格的情况下仍愿意付费,这是正常的。纵观世界的市场情况,好比美国的最高消费期是夏季与圣诞节,而亚洲出口商如大马家具业或中国电子业就可乘此优势,大量把商品出口到美国或等欧美国家。”
他说, 负责任的企业会看见市场上的变动而调整价格,市场上对价格调整的行业有所期待,然而因为多行业缺乏调整价格的明确标准,最终选择落在消费者手上。
他认为,要判断商家是否一厢情愿地涨价,必须回到消费者是否愿意消费的决定,这胥视消费者对商家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商家需留意其调整价格的立场,是否导致消费者掉头走,选择其他商家。”
开讲嘉宾:符策勤(首相署中小型企业拓展中心总执行长)
电台主持人:邓佩银、苏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