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8岁的张胡坤牧师当社工长达30年。多年来,他除了义务肩负起照顾孤独老人的责任,更“兼职”当起孤儿们的“爸爸”。由于工作吃力不讨好,他常被调侃“吃饱饭没事找事做”,但也因为他,才有了现在的恩惠之家,让院内27名老人和41名孩子不至于露宿街头。

1988年,年届28岁的张胡坤刚完成神学院课程,“当年经济很差,很多老人家被逼失业,而且又没有退休金。”他忆述,很多无依无靠的老人流浪于吉隆坡苏丹街、茨厂街一带。那时他著手为这群老人申请福利金,并安排他们入住老人院,“城中老人院最后爆满,没办法再收纳老人。”纵使老人院已没有空位,也无阻他助人的决心,他甚至把流浪老人带回家中留宿。“我妈妈(当时)傻了眼!虽然她很支持我帮助人,但因为我家中女人居多,所以她有所顾虑,担心姐姐们出入不方便,或流浪汉会对姐姐们不规矩等等。”

张胡坤谓,恩惠之家的存在并非他一人的功劳,有赖群众的力量和善心人士的支持,他想助人的心愿才得以完成,“我其实只是一条桥,把善心人士和有需要的人连接在一起。”
张胡坤谓,恩惠之家的存在并非他一人的功劳,有赖群众的力量和善心人士的支持,他想助人的心愿才得以完成,“我其实只是一条桥,把善心人士和有需要的人连接在一起。”


虽然母亲不允许张胡坤把流浪老人带回家,却愿意让出一间店屋,让儿子作收留老人用途。“开始时,我收留了9人,到现在有27人。”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照顾年迈老人并不容易,因此外界常会称赞张胡坤很伟大。

他却认为照顾老人并不伟大,反之,和老人们在一起,他觉得很幸福。“他们(老人)都把我当成是他们的儿子一样看待,会找我聊天,煮饭给我吃!”他表示,老人不像小孩,他们其实很独立,只要自己能做得到的事,一般都不会麻烦别人,“这里(恩惠老人之家)的老人都是互相帮忙、照顾,然后轮流煮饭。”

提起院内的老人,张胡坤竖起拇指大赞。他说,老人们愿意付出、照顾同住一屋檐下的伙伴。他举例,当院内的某名老人卧病在床,没办法进食或梳洗时,其馀老人就会轮流喂食,甚至帮前者抹身。人多的地方总少不了争吵,张胡坤承认恩惠老人之家也不例外,“他们也经常会意见不合、起争执。但没关系,我常说:‘会吵就不会死!’”他笑言自己也常被老人骂,就像父母骂儿子一样,“别介意就好,他们有时就是心情不好,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由于人手不足,恩惠之家目前仅能收留可自理的老人。

恩惠老人之家的最低入住年龄是55岁,不过若遇上需要帮助,但未到入住年龄的老人,张胡坤还是不忍拒人于千里之外。他自嘲如同《封神榜》里的姜子牙,会为老人们安排合适的工作和职位。“之前有个50岁的‘安哥’因为中风,丢了工作,每天只能在快餐店流浪,还被员工驱赶。”安哥后来找上张胡坤,希望获得援助,“我就为他安排了一份提供员工住宿的工作,让他可以自供自足。”

拍大合照时,张胡坤问:“谁要爸爸抱的,快点来!”孩子们即刻蜂拥上前,足以见张胡坤和孩子们的关系融洽。
拍大合照时,张胡坤问:“谁要爸爸抱的,快点来!”孩子们即刻蜂拥上前,足以见张胡坤和孩子们的关系融洽。

不忍无视社会需求 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张胡坤是27名老人眼中的“儿子”,同时也是41名孩子的“爸爸”。在恩惠老人之家成立6年后,他于1994年成立了恩惠之家儿童院。“身边很多人笑我,是不是傻的,为什么每次都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认为自己并非“cari susah,cari pasal”(自讨苦吃),只是看到了社会所需,“因为看到太多来自破碎家庭的孩子。”他表示,来自爸爸是隐君子、妈妈是妓女的问题家庭的孩子,一般都没人管,容易十几岁就跟著坏朋友到处去,“若我们再不管制他们,那社会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坏人。”

带领迷途的孩子回归正道并不容易,张胡坤忆起院内曾有一名11岁的男孩,常跟著损友到网吧,每天玩到三更半夜不回家,也不睡觉。由于担心孩子长期生活于不良环境、日夜颠倒身体会出问题,张胡坤和工作人员强行把该名男孩捉回儿童院进行监管,并让他上课。他直言,这样的孩子一般没有太高的读书天分,即便如此,他仍会坚持让孩子们念到毕业。“毕业后,他们可以去学一技之长,因为至少有赚钱的能力。”

院内的孩子们都称张胡坤为“爸爸”。他不讳言这个称号令他背负很大的压力,因为孩子们都期待从爸爸身上得到关怀和爱。“我会尽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6年前,他更收养了一对被遗弃的双胞胎姐妹。“这对双胞胎的爸爸是隐君子,而妈妈在单亲妈妈机构产下小孩后,便把孩子遗弃。”单亲妈妈机构后来把孩子送来恩惠之家,“当时宝宝才2个月大,所以我就留在自己的家里照顾,打算等待善心人士来领养。”张胡坤笑言:“但后来因为有了感情,所以我就直接向法庭申请,领养了一对孩子。”

他指,当初刚正式领养双胞胎姐妹时,家中孩子有点不开心,“孩子们会不解爸爸为什么这次直接把孩子带进家里?”经过他的解释,如今孩子们都已释怀,甚至还扮演起大姐姐、大哥哥的角色,爱护妹妹。“我对孩子们说,她们(双胞胎姐妹)的身世不比你们来得幸运,(所以)我们要把爱分享给她们。”

张胡坤表示喜欢照顾老人,因为老人很独立,若非不得已,不会麻烦别人,“我有时还乐当一个大小孩,让他们(老人们)来照顾我!”
张胡坤表示喜欢照顾老人,因为老人很独立,若非不得已,不会麻烦别人,“我有时还乐当一个大小孩,让他们(老人们)来照顾我!”

不求远大前程 乐见孩子们有心回馈

当了超过30年的社工,张胡坤谓可以分享的故事犹如一匹布那么长,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至于最令他难忘的事,他说,恩惠老人之家曾经有一名老人,一直很想回到中国原乡看一看。打从十几岁离开家人、故乡远渡重洋到大马,老人便不曾回乡。“当时我透过群众的力量,筹了一点钱,就带他到中国故乡走一回。”他表示,该名老人在返乡回马的第四天离开了人世,“因为没有遗憾,所以可以安心离开。”

张胡坤指出,这些年来,从恩惠之家儿童院“毕业”的孩子,虽然没有成为专业人士,但都很听话,不曾做坏事,对此他表示感恩。而教他更感欣慰的是,孩子们懂得回报,“虽然说施恩莫忘报,但看见他们愿意回馈恩惠之家或社会,我感到很开心。”他以一名如今成为理发师的儿童院“毕业生”为例:“现在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拿著工具箱回来替老人和孩子们修剪头发。”言及于此,张胡坤摸摸头上清爽的头发:“这是上个月,他回来帮我剪的。现在有点长了,我要打电话叫他再来帮我剪。”

除了当上理发师,张胡坤说还有“毕业生”当上了摄影师。“他会把已经不用的旧相机、平板电脑拿到儿童院,让孩子们使用。”张胡坤认为,孩子们懂得感恩,是非常难得的举动,不枉他常教导孩子们要记得人生中有人愿意帮助他们,所以若有能力,长大后也要记得给有需要的人帮助,“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张胡坤说,虽然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常会问他:“牧师,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因为我现在的薪金只能应付我的车贷、生活费用等等,怎么办?”他总会回答:“有心不怕迟,只要有心,无论任何时候,社会都有你需要帮助的人士。”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2罗里5车相撞! 南北大道连环撞致10公里车龙

阅读全文

“头号公敌”辞职币圈狂欢 比特币冲上9.9万美元

阅读全文
女摊贩解释,当时顾客多,妇女一听到要排队就不高兴,还说要退钱,但材料都已准备好。

预定薄饼取餐等40分钟 妇申诉:摊贩突退款不卖

阅读全文

史上第一家来马上市香港公司 知行集团布局引关注

阅读全文

伊党:我们更适合领导国盟 民政:慕尤丁当之无愧【东方头条】2024-11-22

阅读全文

《黑神话:悟空》荣获《金摇杆》年度最佳游戏

阅读全文

【心视野】40岁退休投身免费课堂 助人义讲照亮生命

心视野

子曰,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今年45岁的Jason ZECK Lee,于退休后在不同城市开始免费义讲,讲题范围与针对的...

阅读全文

【心视野】开导家长 陪伴癌童 天使心相伴到最后

心视野

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但年幼孩子往往不懂病痛与死亡,也难解父母为何终日郁郁寡欢。以陪伴孩子走完最后一里路为主旨,亚庇志愿组...

阅读全文

【心视野】刘婉馨以“爱”化“碍” 携特友入潜深蓝

心视野

这个世界本就充满障碍,但总会有人想用爱打造无碍。从事保险业分销管理的刘婉馨在今年扛下马来西亚人助人慈善团体年度活动“特殊...

阅读全文
摄影:曾钲勤

【心视野】主动维护个人权益 “法律与你同行”免费线上谘询

心视野

说到法律知识,民众大多是一知半解。2016年,执业律师郭伟廷(Wilson Kuek)与伙伴罗德利(音译,Roderic...

阅读全文

【心视野】曾永兴力推无毒活蔬 纸上种菜 自栽自足

心视野

曾因在高楼住宅开辟小菜园而被各大报章采访的曾永兴半年前尝试在家中培育芽苗菜,成功后不惜成本把这种可在纸上栽种、无农药且培...

阅读全文

【心视野】克服障碍 团圆共餐 李文进珍惜每一次相聚

心视野

华人注重团圆,每年农历新年前游子纷纷回乡,为的就是一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团圆饭在许多人看来是每年例常、再容易不过的事,对某...

阅读全文

【心视野】助贫户增加收入 你做糕点我来卖

心视野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粱瑞锋认为,与其直接送鱼给穷人,不如教他们如何捉鱼。“长贫难顾,只有提供他们赚钱的办法,贫穷...

阅读全文

【心视野】王宁耿追寻本土好味道 鼓励原住民种可可

心视野

2016年,王宁耿通过“原住民永续发展计划”的审核,获批15万令吉拨款,用于改善原住民的生活。“那是一个慈善项目,如果只...

阅读全文
当初郑明杰创立建安智障儿童家仅计划收留10名孩子,却因为心软,至今已收留了42名。“既然如此,不如做得更完善吧!”接下来,他计划打造一个综合式的收容所,收留一些被家人遗弃的孩子、老人,让他们可以互相照顾。“有些老人很渴望听到孩子们的玩乐声,因为可以让他们想起自己的孩子;同样的,孩子们需要老人们的虚寒问暖,让他们可以感受到家庭温暖。”

【心视野】愧对往事 郑明杰回馈社会 建安中心纪念故儿

心视野

“建安”是郑明杰已故大儿子的名字。“孩子在1岁时不幸因为发高烧变成植物人,并在2岁时离开人世。”每每说起大儿子,郑明杰神...

阅读全文

【心视野】DiB咖啡馆三家剩一家 郑吉民谨守最后期望

心视野

“残而不废”这句话相信被许多人用以鼓励天生“不完整”的人,企业家郑吉民同样也相信这句话,认为残障人士能与普通人一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