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97风暴的人,对当年的印象总会异口同声认为,来得太快及太猛,根本来不及出货,这个风暴是在您无法思考下,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股票就成了废纸。
想当年,许多人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即使历经近20年,谈起1997风暴,惨痛的经历依然令不少人难忘,这个教训及功课也让许多人一辈子都铭记在心。
友爱思特创办人兼董事长暨优越医疗(EMIC)公司创办人兼执行董事刘丽宝回想当时的经历,依然心有戚戚然,如今全球股市暴跌,许多有关股票投资失利的噩闻,唤起她当年经济风暴的残酷记忆。
从高峰跌到谷底
那一年,她从高峰跌到人生谷底,一夜之间从赚了200余万令吉,到痛挫至全副身家化为乌有,同时肩负近30万令吉的债务,当时的她,只有23岁,一个经济风暴,蒸发了她过去一切的努力。
“想到那时年仅20多岁的自己,一夜间却背负著几十万的债务,那种彷徨无助,毫无前景可言的经历回想都会觉得难过,但我很庆幸我没有像一些人,到最后依然幻想能够孤注一掷去扭转乾坤,我承认了自己失败,再重新以正规方式,重新爬起来。”
刘丽宝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提起这段遭遇。
她坦言,90年代初,时值投资和股票交易新兴,尤其股票交易指数长期趋稳健攀升,许多有关“股票买卖告捷”的传闻就激起人们对于“做少赚多”及“不劳而获”的妄念。
她回想,94至95年股市是属于高峰阶段,很多人都从中赚了一笔,没人想到97年的一场经济风暴会来得如此凶狠,让所有股民都措手不及。
“当年玩股票且真正懂得股票交易的人并不多,大多数是手中有点积蓄想找点稳赚不赔的投资机会,或者想靠鸡毛蒜皮的小常识去捞钱的投机者居多,当时只要有点闲钱,都会想跳进去股市,博个高利回酬的机会。”
她指出,97年经济风暴给了“半桶水”都不到的“投机者”上了一个迎头痛击、体无完肤的“经济课”,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堂课的代价太大了。
“当时,打回原形或赔了老本算是幸运了,但有些人却在一夜之间欠下天文数字债务,毫无翻身的机会。”
欠缺危机意识
她回想,当初年轻的自己确实历练尚浅,凡事总以“勇”字当头,面对97年突如其来的经济风暴所引发的股市崩盘,感觉就好象处于迷糊状态,在什么也还来不及做的当下,一切都已经成了定局。
“如果要去探讨当年的经济风暴到底有无预警,我相信是有的。只是当时大家对于‘局势观察’、‘专业知识’、‘经济敏感度’等认知全然不足,加上当时人们长期置身于‘前景一片光明’之中,欠缺投资应有的危机意识,急功好利,在过度乐观及毫无准备下,才有97年经济风暴的惨痛代价。”
理财观改变 劝告勿投机
自从经历97风暴后,刘丽宝几乎绝迹股市,以正规的途径努力工作去赚钱还债,让自己重新出发,在家人及先生的协助下,在短短数年终于走出负债的阴霾,并重新拥有自己的事业。
她直言,97年经济大风暴对于她而言是人生的一堂课,是一个让自己未来走得更稳健、更扎实的人生,也正是这堂课“太昂贵”了,才让这个教训得以铭记于心,彻底改变自己的投资理财观念。
走过97后,她对于投资的心态出现很大改变,并劝请年轻人在投资时,切莫有“投机”心态,需拥有投资回酬与风险对比的认知。
“同时我也建议若非自己的专业,切记不要碰,对于任何的投资都必须有一定的了解和知识方可涉入。”
股民恐慌抛售如末日 萧庆璋走过寒冬有余悸
马来西亚针织厂商公会财政萧庆璋回溯97风暴仍心有余悸,他回应,当时股市处于高峰期,很多人都将大部分资金挪进股市,但风暴一来,股市在短短几天内就从1300点下跌,一度跌到最底270至280点,这意味著所有股票平均跌幅高达7成。
“当时我的股本跌到几乎剩30%,假设投资100万令吉在股市,在短短几天内就仅剩三四十万令吉,很多人都恐慌抛售,令吉也迅速贬值,就好象股汇末日般到来。”
股价暴跌 寝食难安
基于亏损严重,因此他亦难于砍仓,但每天看著股价暴跌也非常心疼,寝食难安,这是他人生最大的寒冬。
“当时很多同行都几乎接近倾家荡产,有些朋友是以玩对敲(Contra)方式购买股票,在股价下挫后因无法拿票,被逼让证券行以‘烂价’抛售,再寻找现钱来填补差额,很多人当时都被烧到体无完肤并申报破产,在经济周转不灵下,一些企业也纷纷倒闭。”
萧庆璋指出,当时他基于是以现钱购股,因此都是纸面上严重亏损,但后来在趋势稳定,他再趁低吸纳优质股,并在股价升高后卖出,拉长补短,才不至于严重受伤。
“当时大家都是毫无准备状态下面临经济风暴,最大影响是有投资股汇的人士。”
他透露,他用了两三年的时间,从企业所获得的盈余再进行多元投资,才让自己翻身。
走过这一关,他所获得结论是,不要把所有资金投注在股市,因风险较大,应分开多元投资,才能保障自己的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