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的第14届全国大选,终结了国阵61年的统治,敦马领导的希盟成为马来西亚新一届的中央政府。马来西亚首次完成政党轮替,政权也在和平和顺利的方式下移交。
选举结束后,也是民众开始监督政府的开始。当局除了要做出对人民有利的政策外,也应该逐步推动公民社会的建设。
在教育上,当局应提供正确的公民意识和社会教育。由于教育资源的不集中,许多人知道投票的流程,往往都是要依靠网络或者政党宣传才了解。国民教育的工作应该是让公民了解自己的权利。
改革选举制度,让更多人能够参与投票。当局应该重新制定选举法令,比如让成年的马来西亚公民在该地区居住超过半年以上者,能够自动成为选民,不要再发生地址被更换、没登记所以错过投票等莫名其妙的事件。
在选区划分方面, 作为新的民选政府,政府应该尽快对之前在野时批评的选区划分做出调整,列出一个选区的选民人数框架,让人民的票尽可能等值。
另外,当局可以在制度上推动改革,举行消失已久的地方选举,让人民的第三票能够监督地方工作。
笔者认为,地方选举是一切选举之基础,通过选票选出心目中的地方代表,也作为一次对民众的社会教育工作。当局也可以在一些大城市举行市长选举,让市民用手中一票,选出市长,通过选票选出来的代表,将令其对选民负责,这才能让过去那种依靠政党委任才能成为市议员或市长的不正常现象消失。
地方议会通过选举, 将能做到有效监督和制衡,让地方建设做得更好。此外,地方选举的时间应该与国州议会选举的时间错开,让民众能够多关注地方代表。
除了上述这些,选举法令应该规定每个人政治捐款数额。这将能够避免被富豪操控选举,左右政治人物,危害民主的情况。
如美国的法律规定,普通民众每年可以向每位候选人捐款数额不得超过2500美元(9900令吉),这一切都可尽量保障选民的权利。只有做好选举改革,才不会辜负民众及多年社会运动推动下的政党轮替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