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斋戒月,何尝不也是我们非穆斯林修身养性的月份?在伊斯兰神圣的月份,我们身为非穆斯林的,也可以想想我们是要扮演魔鬼?抑或一个亲切、和善的人。
当然,他们身为伊斯兰教徒,是有义务进行伊斯兰教义中的戒律,学习克制私欲,经历饥饿以对贫穷者生出善心与慈悲。但是,并不是每个穆斯林都能真正体会这个教义,甚至修行得很好,论到底他们也是一般的众生,都是还在修行的人。
就是由于他们仍然只是依照教义修行的人,难免仍然会有人类的劣根性,甚至会把怒火转移到身旁的人,因而会上演了浮罗交怡岛上的“斋戒月拖鞋姐”等大马式的闹剧。
其实如果平心而论,每个人都有各自宗教信仰,我们也不希望在我们修行的路上遇上障碍,或者魔鬼来试探我们,所以我们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想想,在他人的修行路上,我们所应该扮演的角色,魔鬼抑或亲切、帮助他人修行的天使。
老实话,笔者个人在这个斋戒月中,遇上的穆斯林大部份都是修行良好的,即使他们斋戒,但是仍然可以平常心看待我无心在他们面前饮食,丝毫没有起憎恨、怨恶心,甚至在我发现我的粗心、失礼而道歉时,好言安慰我,深深令人感动。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穆斯林在斋戒月里,言行举止都会比较小心翼翼,深怕破戒,乖违了斋戒意义;当然其中也有不够虔诚及歪曲斋戒意义的教徒,惟身为文明一族的旁人,就无需与这一小撮在宗教中的迷途羔羊纠缠不清,正如正常人是不会与疯狗较劲,敬而远之就是了。
应检讨自身德行
虽然如此,我们传承了千年优良中华文化的人,也应该检讨我们的德行,是否有干扰了他人的修行?我们是否有给人方便?让人心生欢喜?否则,我们也没有资格把指责的手指指向他人,因为我们似乎也不懂得合群生活的文化与智慧。
例如,在“斋戒月拖鞋姐”事件中,如果身为非穆斯林者,眼见对方拖著一家大小到市集购买开斋食物时,能够体谅他们在斋戒月的辛苦,而且我们也不似穆斯林般有开斋时间的限制,那就把停车位让一让,我们能吃能喝的人,把车停到较远的地方又何妨?买了食物也不必急著就在市集里大快朵颐,完全漠视他人禁食的感受。
身为马来西亚人,我们以多元种族、文化与宗教为荣,如果能再加上一点点的礼貌与包容心,让各族都能生活在和平、和谐及充满关爱的社会,相信这将会比在面书上获赞的点数,更让人有幸福感,而我们的国家与社会能有更多的正能量,马来西亚也就成了人间净土,人人响往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