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3日讯)新加坡交通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徐芳达坦言,柔新经济特区的成立,或为新加坡企业带来一定冲击,但新加坡商界不应将该特区视为零和游戏,而应著眼扩大市场,让那些原本没有在两地开展业务的企业愿意投资,实现共同成长。
他说,企业在新加坡面临较高的土地和劳动成本,马来西亚在这方面更具优势。
“当然,新加坡也有自己的强项,一些行业仍然更适合在本地发展。如果我们能发挥各自优势,就能形成互补。”
徐芳达周一(10日)出席《联合早报》主办的预算案对话会上,发表上述观点。
他也说,虽然财政预算案能帮助企业短期内降低成本,但它们也应专注于转型和提升员工技能,开拓海外市场。
他承诺,对那些可能受影响的企业,新加坡政府会尽量帮助它们转型,推出新产品和服务。
他举例,今年的预算案中有多项为企业减低成本的措施,譬如新加坡政府为雇用至少一名新加坡员工的活跃公司,提供至少2000新元(约6646令吉40仙)的现金补助,每家公司可获得公司税回扣以及现金补助,总额上限为4万新元(约13万2928令吉)。
徐芳达认为,这是为了确保多数的资源流向中小型企业。
此外,新加坡政府也将在未来两年,提高渐进式加薪补贴计划(简称PWCS)下,对雇主加薪额的补助幅度。
“政府当然认为这对员工是好事。但我们也不可以把所有的负担都交给雇主。因此,政府帮忙支付一部分(加薪),雇主支付一部分。”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