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23日讯)来自印尼的布袋戏剧团Rumah Cinta Wayang (Cinwa)首次来到马六甲表演,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文化部希望透过表演、交流和各种联谊活动,能够加强印尼和马六甲之间的文化连结。
该部外交、促进和文化合作总局秘书英山(Insan Abdirrohman)强调,布袋戏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手套木偶戏传统,承载著数百年的中国文化遗产,并在印尼和马六甲两地找到了独特的归宿。
“它不仅是一种表演,更是连结不同文化的桥梁。在印尼,它与当地语言、音乐等元素融合在一起。”
他坦言,布袋戏所面临的挑战包括观众人数减少、资金有限,以及越来越少年轻演员传承这门技艺。
“我们透过各种计画为文化从业者提供多种支持机制,其中包括邀请印尼的大师、专家和文化从业者出国交流。其次,我们还有文化基金(Dana Indonesiana)项目,资助致力于发展和推进文化的文化从业者。”
“我们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合作和建设性的计划来支持这类艺术,例如培训新演员,组织以布袋戏和其他皮影戏表演为主题的节日和巡演,并将这种艺术形式融入学校、文化中心和旅游景点。”
英山是昨日在马六甲郑和文化博物馆观赏该剧团的《郑和下西洋》布袋戏剧目和传统舞蹈表演前,在会上如是指出。出席嘉宾还包括该馆馆长李培峰、马六甲旅游促进局代表林世坤、印尼著名的爪哇文化学者兼布袋戏团创办人樊梨花(Woro Mastuti)等。
上述活动由郑和文化馆策划,印尼文化部、甲州旅游促进局、富礼酒店联合支持。剧团也将于今晚在鸡场街文化坊舞台呈现表演。
此外,李培峰说,布袋戏源自于中国,随著下南洋飘洋过海而落地生根,是一项跨越族群、和睦相处的技艺。
“在印尼,因为郑和、三宝垄(中爪哇)保留了很多中华传统文化,让布袋戏得以流传。”
同时,他强调,在印尼爪哇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印尼的年轻一代,用中华布袋戏的形式,演出郑和的故事,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感动的精神。他相信,在未来,大家能把这种和睦继续推进下去。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