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打丁宜9日讯)配合第40届全国华人文化节,“南方薪华”文化火炬行哥打丁宜站于7月6日上午热烈引爆,由哥打丁宜中华总商会联合七大乡团共同主办。火炬行从哥打丁宜河畔码头启程,全程约3公里,汇聚本地华社热情与文化力量。
本届文化节以“郑和下西洋”为设计灵感,象征中华文化飘洋过海、薪火相传,特别安排火炬自丰盛港出发,横越南中国海驶入哥打河。火炬随后由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及全国筹委会代表分乘四艘龙舟,从天后宫码头划行至哥打丁宜河畔码头,寓意“文化登陆、根植哥打丁宜”。
大会邀请国防部长兼哥打丁宜国会议员拿督斯里莫哈末卡立主持挥旗启程仪式,其机要秘书莫哈末纳兹代表出席,并在警方与志愿警卫团护送下展开游行。沿途经过潮州会馆、广东会馆、客家公会、中华总商会等地,各会馆会长接领火炬并合影留念,象征中华文化的接力与传承。
火炬最终抵达培华小学雨盖篮球场,并由哥打丁宜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陈有坚、筹委会主席陈喜绵、国防部长机要秘书莫哈末纳兹及各联办乡团会长共同点燃火炬台,标志火炬成功传承至大会主场,正式拉开文化节的序幕。
火炬行随后继续前往海南会馆、广肇会馆、广西会馆与福建会馆,将中华文化火种进一步播撒至本地社团,延续文化脉络。
文化节开幕仪式在培华小学篮球场隆重举行,特邀拿督黄秋铭与谢世全特许会计师担任鸣锣嘉宾,为庆典敲响文化锣声,象征节庆正式启动。柔佛州中华总会署理会长陈贵友则代表柔华总会长拿督林家全发表出席。
拿督陈有坚在致词时表示,哥打丁宜站是全国文化节在柔佛州的第四站,尽管哥打丁宜县的华人只占全县人口约10巴仙,约2万人左右,但本地华社对文化传承的热忱丝毫不落人后,活动获得广泛支持与积极响应。
他也指出,火炬行水路传递的路线意义非凡,与哥打丁宜天后宫每年天后圣母出游的传统水路巡境遥相呼应,也呼应了历史上柔佛河作为先辈通往外地的主要水道之重要性。
他说,哥打丁宜市早期称为“新德兴港”,培华小学与中华总商会所处的亚祥街(Jalan Ah Siang)正是为了纪念港主林亚祥而命名。
“我们的先辈不仅开发土地、发展商业,也带来了文化、教育与宗教,今天我们仍保有这份文化根基,并将之发扬光大,丰富了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
开幕礼后,庆典进入最具活力的学生文化表演环节。来自培华小学、新哥打华小、马威华小及育华小学的学生轮番上阵,献上舞龙、舞狮、廿四节令鼓及创意传统舞蹈等演出,赢得现场阵阵掌声。这些节目不仅展现学生才艺,也体现了新生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承传。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