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15日讯) 从事教育工作25年,从刚入职的仅2名学生的微型华小,至目前逾千名学生的大型学校,校长陈咏铭自创校务管理模式,不立权威而以团队协作共享美好为理念,让同校师生创造美好的教育环境,也因此而获得肯定。
刚在7月份从哥打丁宜马威华小转至巴西古当启东华小担任校长的陈咏铭,最近荣获2022年度吴德芳杰出华文教师奖之李子松杰出行政人员类别奖项,他也是柔佛州唯一的得奖者。
陈咏铭(52岁)前后曾在6间华小服务过。自1997年师训毕业踏入社会后,就被派到南兴华小任职,陪伴该校从哥打丁宜迁校至巴西古当县新校址的艰辛过程,后来因为为了要照顾父母,因此就申请返回哥打丁宜县任教。
随后,他在新哥打华小执教鞭11年后,在2011年升任为哥打丁宜培华华小第一副校长,2013年升任为笨珍乐育四校校长,随后又被调回哥打丁宜,先后被委派担任南亚华小校长和马威华小校长。
他从2015年起担任马威华小校长至今年,并在近期才调往启东华小任职。
累计管理理论实践经验 自创校务管理模式
在担任教师11年生涯里,陈咏铭也参与了课程发展培训,并有机会参与全国的考试局会议,更了解整个教育体系的运作。
“我也有幸成为小六评估考试(UPSR)作答技巧讲师,到中南马的学校进行演讲。”
他说,这些知识也协助他在升任校长职务时更懂得如何去管理学校和师资培训,并整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三个管理模式,让更多年轻老师学习新事物。
“以轮流主席方式为例,我让老师在每次筹办活动里担任不同的角色,这次可能是总协调,下一次则担任摄影或文书工作等,强化教师们的组织管理和执行能力,并栽培教师的领导能力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他也秉持著各司其职,共享美好的办学理念,让大家站好自己的岗位,拼凑成一幅美好的图画,共享成果。所谓各司其职,也包含教职员和学生,了解自己的人物及努力去完成,并让所有人产生归宿感,不抗拒完成自己承担的职责。
陈咏铭也分享了他所采用的铜钹管理模式,即校长借副校长和老师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为了栽培副校长,我就下方权力给副校长处理校务,让他在安排工作方面有决定权,而当被副校长委派任务的老师,若遇到难题,我将会给予协助,让三方都能在这个任务里获得成就和满足感。”
他说,他是受其他校长的鼓励报名参加吴德芳杰出华文教师奖,并也获得两名副校长陈汉隆和李毓辉推荐。
对于得奖,他表示自己很敬佩沈慕羽和林连玉的精神,也是因为俩老让他更能在面对现实的教育环境下,维护华教。
“我坚信,只要我们认真去完成他,我们就是一个和好的教育工作者。”
他说,这份荣誉是属于与我共事的老师们,因为有他们积极配合和并肩作战,才能一起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使命。
见证南兴华小搬迁 怀念初执教的3年时光
1997年,陈咏铭从师训学院毕业后就被派往哥打丁宜南兴华小任教,当时南兴华小只有一名校长和两个学生。
“南兴华小很偏僻,没有自来水和电源供应,而且往华小的路都是黄泥路,我就每天骑著摩哆大概10多公里的路去学校。”
他说,他当时就有预感会被派到南兴华小执教。
南兴华小曾一度因为没有学生而关闭,为了延续华小薪火及争取迁校,热心华教的家长李培南就载著两个外孙,从新山载到南兴华小读书,刚好学校缺乏老师,陈咏铭就被派到学校执教。
陈咏铭说,当时他也被委任为副校长协助校务,南兴华小资源有限,没水没电,李培南需要每天去水井打水让学校使用。
“每一旦下雨,课室阴暗也无法上课,天气太热也非常辛苦。就这样,我们4个师生相依为命撑过了3年,后来南兴华小成功搬迁到巴西古当县后,两名学生才转校。”
他回忆说,最特别的地方是,当时学校是位于高尔夫球场旁边,经常有高尔夫球掉落在学校里,陈咏铭就每周和两名学生拾高尔夫球作乐。
他说,当时因为只有他一位老师和校长,所以他也被委任为副校长,协助校务。
他表示,南兴华小于2000年在新校址顺利开学,他也在新学校担任半年的副校长,之后申请调回哥打丁宜县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