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巴辖25日讯)峇株巴辖爱心之家垃圾成灾!因民众无视峇株巴辖爱心之家门外张挂“暂停资源回收”的布条通告,在行动管制令期间仍把旧衣物等回收物丢入,甚至包括肮脏内衣裤,造成回收物堆积成山,且当中约40%物品为无法回收的垃圾,为该会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爱心之家主席莫雅霞透露,该会3年前开始进行资源回收活动,早期是附近居民整理旧衣物捐赠予该会,该会义工则会再删选、清理、分类,再让有需要的单亲家庭前来索取。
她说,后期陆续有人私心处理“垃圾”,将塑料瓶、纸箱、破破烂烂的旧衣物也捐给该会。当会所没有开放的时候,就会直接丢进会所围篱内的活动空间。太大件的物品无法丢进来,则会直接放在会所门口。
“下雨时,雨水会溅湿会所,因此当有人将回收物直接丢入围篱后又碰上雨天,就会浸湿回收物,若民众没有打包好物件,甚至会散落一地,最后被浸坏就只能丢弃。”
莫雅霞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反映上述困扰。
尽管在行动管制令实施首日,爱心之家就已在会所大门张挂双语布条,表明该会在行管令期间暂停资源回收,直至另行通知,惟仍有民众执意将爱心之家的会所当成“垃圾场”,将已损坏或是无法再使用、回收的物件“捐”予该会。
爱心之家义工组主任张芝娟透露,在经过简单分类后,行管令期间得到的回收物,有约40%属于不可回收垃圾,意味著该会不仅无法赠予单亲家庭,亦无法卖予资源回收商换取善款,还必须增加一笔额外开销来处理这批垃圾。
她说,为了处理这些“大众垃圾”,她们必须额外拨出每笔不超过200令吉的费用来运输与处理垃圾。基于不想要将社会人士捐助的善款用在不必要的地方,她们有时也会自掏腰包支付垃圾处理费。
“我们除了需要处理垃圾,还需要承担受伤的风险,曾遇过有人将玻璃瓶放在一堆回收物中,我们在整理的时候常常会被玻璃碎片割伤。”
爱心之家总务叶守蓉则表示,在该会当义工者多数都是上了年纪的妇女,民众执意将回收物直接抛掷至会所范围内,义工们还要费力去移动、整理,对她们而言实在不容易。
她强调,不可回收的废弃物品包括旧枕头、被单、损坏电器、旧鞋、损坏包包、窗帘等。
此外,她呼吁,民众勿再将肮脏的贴身内衣裤“捐”予该会。
爱心之家每年都会在母亲节时举办慈善晚宴,以筹措善款及颁发近6万令吉的奖助学金与援助金予来自单亲家庭的学子,今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关系,将展延进行。
莫雅霞透露,该会从2014年开始征求常年赞助人,以每年固定捐款1000至2000令吉协助该会,目前共有42名常年赞助人。
她说,这笔常年赞助费用以及平日善心人士的捐款,该会都希望能够用在真正有需要的地方上,包括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提供奖助学金,以教育作为出发点,真正解决援助对象的困境。
“本来希望开放资源回收能多少帮补日常花费,惟这个平台却遭自私者滥用,不仅浪费了我们的人力,还浪费金钱。”
惟她相信,民众捐赠的目的都是为了做善事,因此呼吁民众先行过滤捐赠物品的状态,以及自行衡量该物件是否适合捐赠。
她促请,民众不要再将自己不要的垃圾“捐”来,以免加重该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