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巴辖14日讯)行动管制令延长至4月28日,意味著有更多的时间在家与伴侣、孩子相处,这42天成为不少家庭的“关系照妖镜”,令不少夫妻在管制令期间萌生离婚念头,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夫妻微增15%。
心理治疗师指出,这段期间接受线上辅导案例,与管制令前相比多出了一倍;其中,家庭与夫妻问题的咨询案例占70%,其馀30%的咨询者则因面对经济压力产生负面情绪。
槟城传统医学会执行会长兼心理咨询辅导线上问诊负责人张法来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透露,过去一个月的免费线上咨询案例,以伴侣在生活习惯上而产生的摩擦的家庭问题居多,萌生离婚意愿的个案与管制令前相比,增加15%。
他指出,不少夫妻在管制令期间仍维持“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家庭模式,丈夫在家仍忙于“线上社交”,长时间下来容易让人妻觉得被冷落。
他说,原本就是家庭主妇者,在这期间除了一般家务,还必须照顾孩子以及打点三餐,还要“伺候”丈夫,包括频密的房事以及其他繁琐的事情,成为婚姻触礁的导火线。
“她们抱怨丈夫即便在家,也没有协助自己分担家务,反之指指点点,令双方的负面情绪都游走在爆发边缘,女方也会觉得多了一个孩子在家需要‘看管’。”
张法来说,这样的离婚念头大部分是短暂的,毕竟真的要采取行动是需要付出一定的金钱、时间和情绪去处理。因此在这段期间倾诉婚姻触礁的案例,多半只是透过向专业人士寻求咨询来寻求解决方式,不会真的结束关系。
峇株巴辖GHS心理咨商所创办人魏福胜透露,行动管制令过于压抑的社区氛围,导致咨商者与过去相较增多约一倍或以上,高达70%是面对与家人或伴侣相处的问题,其中30%因面对不稳定的经济环境而出现焦虑的症状。
他指出,人们一般在面对环境产生巨变时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再加上行动管制令宣布的“太突然”,造成部分人士,尤其是站在最前线抗疫的医护人员易出现“疫症创伤”症状,继而留下后遗症。
“他们可能会出现失眠、焦虑、悲哀与疲惫的负面情绪,民众若有这些症状,可尝试透过与身边亲密的人倾诉、讨论来找出问题以纾解压力,前线人员则应向专业单位寻求援助,恢复自身的心理状态。”
他补充,每个人在面对灾难时产生的创伤不一,一般民众短则可以利用半年至一年的时间让生活回到正轨,康复病患、前线人员则需要两年或以上的时间,才有办法从疫情创伤中走出。
“我们能给予他们慰藉,目前就是做好公民义务减缓疫情蔓延,同时多在看得见的地方,如社交媒体上散播正能量,透过鼓励的话语来给予他们温暖。”
不排除出现“新冠情侣”的现象
受询心理治疗师表示,从时下年轻人使用交友软件的频密度来看,行动管制段期间不排除出现“新冠情侣”的现象。
魏福胜解释,因为在灾难发生的当下,人们比一般情况更渴望得到别人温暖与关怀。
“不过,较少有情侣会因为这样的问题来寻求辅导,但这样的交往关系也意味了对方可能不是适合自己的人,而是刚好在你缺乏安全感的情况下的一个依靠。”
社交机会被剥夺 孩子易感寂寞
辅导老师余菀芩提醒,孩子们在行动管制期间被剥夺大量的社交机会,会容易感到寂寞或失落。
她建议,家长多与孩子沟通,包括协助规划一家人的日常时间表,同时可安排亲子互动的时间,借此舒缓双方的焦躁情绪。
“青少年在管制令期间和成年人一样会面对各式各样的负面情绪,其中,在管制令期间需要接受线上学习的环境转进,会令青少年面对一定程度的挑战。”
她说,学习环境转变前,学生们的自律性或没有那么高,因此在线上学习时会面对学习进度或掌握度的难题,部分青少年会采取积极态度去解决学习难题,积极度较低的学生,在这段期间的焦虑感或会逐渐增加。
【5心救援法】
1.心情救援:与身边亲密的人分享情绪,为自己的担心和焦虑找到出口,了解到自己不是一个人面对灾难。
2.心安救援:避免接收网络上的负面与小道消息,减少因不实消息而产生的情绪恐慌。
3.心动救援:采取正面行动让心灵得到放松,可进行腹部呼吸法来减少过度关注外界消息,将注意力投向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
4.心事救援:思考过去没有完成的事情,如果有机会则可逐步去培养自己的兴趣和习惯。
5.心思救援:与自我对话了解自身的感受,并且积极对疫情后的生活做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