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巴辖4日讯)在马来西亚这片拥有多元文化的土地上成长,不少祖籍文化随著身份认同的淡化而消失,峇株巴辖有一支传承超过半个世纪的武术团体,至今仍坚持不懈地传承祖籍文化,并在近年搭上社交媒体的宣传列车,融合了新颖教学模式,以培育青少年的习武热忱。
成立于1957年,至今已有62年历史的峇株巴辖中华国术协进社,早期隶属于峇株巴辖鱼商公会体育组属下的武术团。当时,原在新加坡扎根中华五祖门师傅干湖昌应公会邀约,到峇株巴辖教授五祖拳与舞青师。
五祖拳随后在小镇扎根萌芽,让不少武术爱好者趋之若慕,但随著在峇株巴辖鱼商公会搬迁会所,该社亦成为了独立团体,需另寻练习场地,在经过众人的努力下,该社筹获了25万令吉,并在2006年迁入现位于峇株巴辖阿布峇卡路的会所。
尽管有了可以遮风挡雨的“家”,但该社近年却面对学员不继的问题,因此理事会绞尽脑汁地吸引社区关注武术发展,包括积极利用社交媒体推广活动,激活年轻一代对习武的兴趣。
强身培养专注力
该社前年成立了“武术传承推动小组”,去年首办全柔首个《学校假期武术培训课》,吸引21名年龄介于7至18岁的儿童与少年前来习武。
负责撰写教程的培训课助教郭念祖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娓娓道来该社成立半甲子的故事,并分享了现阶段面对的传承挑战。
他形容,成立培训课就像是推开了该社原本紧闭的大门,让外界有机会更进一步地了解并实际接触中华武术。
他说,大部分的民众或许都是透过电影来知晓武术的面貌,却难以了解到真正的中华文化,因此冀望透过敞开武术馆的大门,给予民众近距离接触武术文化的机会。
“有些家长会认为练武等于打架,但其实学习拳法有助增强青少年的体能与培养专注力,也能在过程中学习融入团体生活,体悟‘学拳先做人’道理。”
在该社活跃了35年的郭念祖,在为训练课撰写课程内容时避开了以往冗长且沉闷的口述文化解说,反而建立了电子化的教学系统,以利往后的永续传承。
他透露,课程内容包括学习思维八德、认识中华文化、武术历史与五祖拳、认识传统兵器、学习武术基本功与五祖拳基本套路等,一般需要至少半年练习的扎马步训练,也会以“速成”的方式来进行培训。
“其实习武讲究基本功训练,但现在已不能再像以前般以严苛和苦练的方式来教导学员了,因此我们调整了课程内容,像是缩短了单一训练的时长,加强了循环练习的环节,增加学员肌肉记忆。”
假期开课 教青少年习五祖拳
在培训课中负责指导教学的武术主任林儜政形容,习武之路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一步一脚印地刻苦练习,钻研出属于自己的练拳方式,并从中寻获乐趣与满足感。
他解释,一般学习拳术需先练好“七步三战”的基本拳法,掌握好拳术的基础后才接触棍、刀、矛兵器,后才掌握拳法。
“其实,我苦练多年也只掌握了五祖拳的约四成拳法,但是如果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愿将自己所学的传承予年轻一辈的学员,这套拳法就只会随著时间的流逝而失传,这是十分可惜。”
该社于今年11月21日至12月27日,举办为期6周的假期培训课,开放予18岁以下的青少年报名,上课时间为每逢周四和周五,晚上8时至9时30分。有疑问可联络林儜政(016-9018982)。
峇株开埠初期 设有马来舞龙队
峇株巴辖中华国术协进社传承的“中华五祖拳”在马新一带已流传近一世纪之久,当初是由五祖拳宗师干德源从中国永春带入,并在1916年于巴生设立国术医馆。
将五祖拳带入小镇的传扬并扎根的,正是干德源次子干湖昌,他在40年代继承父志,在东南亚各国传扬五祖拳文化,并短暂于新加坡落脚后,应峇株巴辖鱼商公会邀请,前来峇株巴辖担任武术团指导。
郭念祖透露,该社的成立除了传扬了五祖拳,也在一个机缘巧合下,让当时在峇株巴辖销声匿迹33年的舞龙文化重现予大众眼前。
他说,峇株巴辖开埠功臣拿督孟达拉鲁亚早在1894年时,为吸引外来者前来小镇发展和娱乐居民,组织具有华族传统文化的马来青年舞龙队,并以华族乐器马来手鼓伴乐,彰显当时巫裔社群无条件接纳华族传统文化的特色,惟舞龙队于1955年在柔苏丹华诞演出后,即成为历史。
“直到1986年,新加坡中华五祖们同门师兄到访,并在机缘巧合下促成了峇株舞龙队的复兴,将新加坡兴盛的舞龙文化带入峇株,并在筹备两年后,于林氏宗祠天后宫进行首次演出,并一直将舞龙文化传承至今。”
他透露,该社计划在未来两年能觅得合适的地点设立武术文化馆。除了展出五祖拳相关的历史文化,并将该社舞龙队成立的渊源与历史背景传承予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