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株巴辖30日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一时的挽轴制作,因时代的转变与印刷品的便捷而逐渐被淘汰,讲求快速的现代人更倾向直接和花店订制花圈或是于报章刊登挽词,挽轴则少人问津。
年轻一辈可能不知道,挽轴是早期华人社会在亲朋戚友过世后,在素色布料或棉被上以文字寄语抒发情感,与现今的帛金、花圈与挽词一样,是向丧府表达慰问与吊唁的一种方式。
尽管这门老技艺逐渐被时代所遗忘,峇株巴辖仍有一家老店六十载坚持以纯手工的方式,用指尖的温度一针一线地缝制挽轴,为送轴者传递心意予丧府。
创立迄今已超过半个世纪的山西贸易,为凿石城硕果仅存的手工缝制挽轴、寿幛、喜联的老店铺,今年68岁的周美玲与年逾70岁的哥哥周华耀,自年轻时就跟著父亲周细粒学习这门手艺,一缝就是半个世纪。
周美玲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透露,其父亲早期从中国下南洋,为了养家糊口,曾尝试了各类型的生意,后来辗转和友人一起合作开始制作挽轴。
“父亲退休后,就由哥哥继承父亲的衣钵,并在2003年从位于苏雅花园的旧址,迁至现在苏丹娜路段的老店屋中继续营业。”
曾在小学任职长达30年的周美玲,过去会在闲暇时间到店里协助哥哥打点生意,后来退休了,就在店里全职制作挽轴,哥哥周华耀就负责撰写挽词。
她说,早期的挽轴是以剪贴或书写四个吊祭词缝制在素色布料上,后期为了美观和实用性,则用了棉被取代一般的布料,在丧礼后分给亲友使用。
“花圈在葬礼结束后就会被丢弃,但挽轴在丧事结束后可以拆除以针线缝上去的题辞,所剩下的布料或者棉被一般会送给年纪较小的亲友使用,寓意长辈能继续保佑子孙,而且也很环保。”
除了挽轴,周美玲与兄长也有帮人代写喜帖、十二版帖、喜联。她说,白事方面就有帮人写神祖牌,制作做功德用的寿衣等。
“但这些手艺也是要和我们一样‘退休’了,很多东西可能上网就买得到,但肯定没有手工制作的有品质。”
细节繁多需注意
尽管制作挽轴并不难,但每个步骤都有很多细节要注意,首先让顾客选择一条合意的棉被,再确定好四字吊祭词后,将字形印在硬卡纸上,剪下利用白线缝在棉被上。
周美玲透露,通常四字吊祭词与图样事前已经准备好,其哥哥则会在白布上以毛笔题辞,待毛笔字风干了以后,再将白布连通与挽词、图样一同缝在棉被上即大功告成,耗时约30分钟。
“现在大家都讲求快,直接到花店订花圈就了事,而且很少人会选择赠送挽轴给丧府,不管制作过程多简单也没有年轻人愿意做了。”
订单减少 撑不下就结业
周美玲感叹,制作挽轴这门传统手艺在90年代仍兴盛,近年来越来越少人知道挽轴的含义,承接的订单也逐渐减少,她与共同经营老店的哥哥正在考虑是否在这几年内结业。
她说,目前所承接的订单以做功德的寿衣或喜联居多。虽然目前仍有老一辈的峇株人还是会选择购买挽轴,一些社团组织也会选择赠送给会员经济式的挽轴,但生意量与过去相差甚远,在行业发展日渐夕阳的情况下,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挽轴这个东西了,而且店虽然就在大马路附近,但一整天下来或许也没有人进来询问价格或下单,生意差也没有人接手,看做到哪一天撑不下去了,可能就会关门大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