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9日讯)廿四节令鼓名称争议再被挑起,廿四节令鼓创办人之一兼国家文化人物陈再藩今日再为该项鼓艺文化“正名”,指“节令”一词早就存在。
他指出,10馀年前曾发生廿四节鼓称为廿四节气鼓的争议,有论者认为不存在节令一说,指应被称为“廿四节气鼓”。
他解释,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家林永匡所著的《中国节令史》一书,已证实节令一词由来已久,古人以廿四节气来细分气候变化,尔后皇帝以节气颁布命令指导农民耕作,是为节令;而根据命令进行的庆祝活动则成为节日。
“为此,节令鼓一词并没有误用,是项文化艺术也传遍12个国家,共320支鼓队在各国建立,目前在任的鼓手达700人,20多年来累积的击鼓人则达3万人。”
他强调,一个文化事业的成功不是只单靠个人努力,反而需要社会人士的共力,才能有今日的荣景。
陈再藩今日上午在南方大学学院,出席新山小商公会赠送节令鼓给南方大学学院鼓队活动上,这么指出。出席者包括新山小商公会会长郑添皇、该会传灯文化基金会主席许炳正、南方大学学院董事长拿督陈洺臣、资深副校长王润华教授及马来西亚书艺协会柔佛分会主席杨金荣等。
筹募赠鼓反应热
许炳正指出,新山小商公会重视文化教育及艺术的传承,了解到新山部分鼓队,包括工艺大学廿四节令鼓队不曾拥有本身的皮鼓,反而是通过外借的鼓来练习,而深受感动,该会推动筹募赠鼓活动,获得热烈反应。
据了解,该会共筹得60面鼓,分赠工艺大学鼓队(24面)、南方大学学院鼓队(24面)、斯里亚南第二国中(6面)、坚柏华小(4面)及南大狮艺社(2面)。
12名来自书艺协会的书法家受邀现场题字,写上廿四个节气名称,这些作品将被拓印到受惠单位的皮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