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母爱是一种天性,
母亲对怀胎十月的孩子天生有种保护欲,
但对父亲而言,在妻子怀孕期间除了陪伴,
或许没有更多的感受了。
当男人在面对呱呱坠地的孩子时,
除了喜悦,还有不知所措。
男人的一生有几个重要的角色,先是儿子,然后是丈夫,接著是父亲。然而,并非每个男人都懂得如何当个父亲,生活在保守的亚洲家庭中,父亲的角色大多是严肃、沉默寡言的,鲜少参与孩子的谈话。而看著父亲背影成长的男孩,潜意识受到影响,或许也会成为生理上存在、心理上缺席的父亲。也因此,学会关心孩子的方式,成为现代东方父亲必须完成的功课。
好爸爸缺席,孩子易学坏
抱团学习 胜任父职
也许是男人的个性使然,又或是遵循自己看到的父亲角色而延续下去,导致许多男人都认为只要做到“赚钱养家”就等于完成了他们作为父亲的职责。然而,父亲需要做的并不只是维持家里的生计,也需要负起“父职”,走入孩子的世界里关心他们。这一期邀来马来西亚好爸爸协会两位共同创办人方嘉雄和梁胜义,分享两人如何从走过从名义上的父亲到实质上的爸爸的心路历程。
“父亲这个角色在许多亚洲家庭中,是生理上存在,心理上缺席的。”父职专家兼新加坡好爸爸中心共同创办人蔡德顺(Edwin Choy)在大马首个父职研讨会(National Symposium on Fathering)上如此说道。在许多人印象中,与父亲的互动非常疏离,似乎局限于“钱够用吗?”、“功课做了吗?”、“吃饱了吗?”这些表面的问题上,但对孩子心理上的关心如心情、近期的发展等一概不知。他指出,这些“名存实亡”的父子关系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影响。
联合国国际家庭公共论坛报告中曾特别提到父亲角色的局限。报告指,男性在家中的角色仍被限制在“家庭经济来源的供应者”上,而男性对孩子的照护责任被视为次要。然而,根据美国研究协会(American Institutes for Research)的研究显示,父亲在成长过程中缺席的孩子,离家出走的机率较一般孩子高90%,中学辍学以及自杀风险也分别提高71%及63%。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儿童与家庭研究则指,有父亲参与其成长过程者会降低75%青少年生育几率、60%被停学和80%犯事入狱的几率。
救边缘青年只治标 培养好爸爸能治本
“很多人只知道父亲这个角色是重要的,但不知道原来会对一个孩子造成那么大的影响。”马来西亚好爸爸协会(Better Dads Malaysia)共同创办人方嘉雄表示,他在看到研究数据时著实吓了一跳,让他开始认真看待“父职”(fathering)。他指自己早年从事青少年辅导工作,需要与许多边缘青年周旋,进而发现父亲缺席对他们的成长造成影响。“我们的工作属于‘救火’,将边缘青年救回来,后来才发现父亲缺席才是根源。我想让大家知道父职的重要性,只要大家能当个好爸爸,改变根源,才能达到‘防火’的作用。”
共同创办人梁胜义则表示,男人无法给孩子他们不曾感受过的东西,譬如拥抱、对孩子的关心等。“来自传统家庭的男人只懂得作为家庭经济的提供者,很多人并不懂要如何成为一个好爸爸,因为我们不曾有过这样的‘榜样’。”虽然梁胜义的父亲在他14岁时便离世,但父亲对他的影响甚大,直到他当上父亲后,也做著父亲原本做的事。“我父亲是很传统的男人。他是生意人,每日早出晚归,即便在家也是安静地看报纸,不会跟我说太多话。”因此他在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出世后,也秉持著自家父亲的做法,并不会与女儿有太多的互动。为了让更多男人学习如何当个称职的爸爸,梁胜义与方嘉雄决定开创马来西亚好爸爸协会,引进新加坡好爸爸中心的一些课程,并研发适合本地国情的父职课程,让更多爸爸有学习和求助的地方。“任何一个男人都能成为父亲,唯有负责任的父亲才是好爸爸。”
梁胜义——梁
方嘉雄——方
你还记得从丈夫转变成父亲这个角色时,是什么心情吗?
方:每一个男人当上父亲都是开心的,大家都想做一个好爸爸,但传统的父亲少话,我们也不知该如何当个好爸爸。我8岁时母亲就逝世了,是父亲带大我们,所以父亲在我的生命里的参与是比较多的,只是长大了离开家里出外工作,就疏远了。我一直以为自己曾担任青少年工作者,就能胜任爸爸这个角色,但我错了,面对不会说话,只是用哭来表达的婴儿,我真的不知所措。还记得我儿子几个月大的时候,某天他哭了差不多8个小时,我和太太找了所有的可能性,包括帮他换尿布、擦油、喂奶等,但他还是不停地哭,直到带他去医院见了医生后就神奇地停止了哭泣。
梁:从妻子怀孕开始,每一次的产检我都陪伴她一起去,但整个过程直到大女儿出世,我都没有太大的感觉,直接开启“自动导航”模式。或许是因为怀胎十月孩子是在妻子的肚子里,比较有连接;也可能是因为我本身没有一个榜样可以学习,我父亲沉默寡言,也不曾表达过他的关爱。为此我妻子少不了会念我,直到第二个儿子出世才有了心情和行动上的改变。
你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父职的重要性,而你为此做了些什么呢?
梁:由于我鲜少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导致妻子非常不高兴。在第二个孩子出世前,我恰好接触了教会的一些课程,发现父职的重要性,也了解到参与孩子成长的感受原来是那么不同。以往虽然有陪妻子去产检,但并没有什么特殊感觉,也没有为孩子做些什么,直到后来开始参与孩子的成长,才开始将以往的超声波图拿出来,做成一本纪念册,告诉孩子她的成长过程。
方:我在还没当父亲前就知道父职的重要性,但知道和做是两回事,我本来是抱著随机应变的态度,但后来真正面对时才发现自己是不知所措的。很多事情说易行难,自己育儿会有盲点,虽然我也有参与其中,但在发现孩子变化时还是会不知所措。原本独立的大儿子在二儿子出世后变得很依赖,我们原本有买一些小礼物给哥哥,告诉他那是弟弟送他的礼物,以为这样就照顾到他的心理了,但没想到还是忽略了他的感受。
父职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吗?
梁:父职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父亲跟母亲不同,母亲怀胎十月,在整个孕期跟孩子有互动,也能感受到孩子的变化,但父亲并没有这方面的感受。我想这也是为何妻子能分辨孩子不同的哭声是表示肚子饿了还是尿裤子了,而我不能。
方:父职是一种技能,尤其面对不同孩子是需要有不同的技能,并不能用同一套来应对。
很多时候,孩子遇到事情,都会第一个告诉妈妈。你会否认为妻子是你亲近孩子的障碍呢?
方:我并不觉得妻子是障碍,反而是她一直在提醒我要亲近孩子。偶尔我忙著工作,随口应孩子时,她都会提醒我,说孩子在跟我说话,让我认真回答。她经常鼓励我跟孩子亲近,会给我不同的建议。孩子一般有事会找妻子,但要去玩、出门就会找我。
梁:孩子以前跟我妻子比较亲近,但现在我们两个不分伯仲。特定的事情孩子会跟我说,而特定的事又会跟妻子说,当我们俩聊起的时候才发现孩子将不同的事情跟不同的人说。或许是男人跟女人关心的课题不同,问的方式也不一样,所以孩子说的是不同的事。
你认为,如何才算得上是一个好爸爸?
梁:其实世界上没有最好的爸爸,但可以做一个比较好的爸爸。你不需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也不需要给自己一个太大的目标,比如“在2020年时要成为一个怎样的父亲”,这些都太遥远了,我们要做的是把明天当成目标,今天做得比昨天好,明天做的又比今天好,那样就足够了。
方:现代的父母需要做的最大改变就是与孩子沟通。虽然网络上流传说要与孩子当朋友,但这只说对了一半,父母在不同阶段要扮演的角色不同,譬如幼儿时期需要以权威的方式领导孩子,青少年时期则可以朋友身份相处。
希望在各社区普及
马来西亚好爸爸协会从4月至今办过不少讲座和工作坊,参与人数已有2000馀人。方嘉雄指,目前较多人报名的是共亲职(Shared Parenting)、青少年沟通班及ICAN父职工作坊。“很多人都是来上过讲座会后,惊讶于父职缺席的影响,所以自行报名来上6小时的工作坊。”两人皆希望能让大马的父亲了解父职的重要性,并有个学习的地方。未来,他们希望让更多上完课的父亲在社区里建立爸爸协会,相互扶持。
网站:http://betterdadsmalaysia.my/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betterdads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