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永生把视障学员挂在工作 室的玄关处,让每个到访的客人欣赏。

叫我盲人摄影师

Plus Community联合创办人吴赓展一再强调,希望视障人士透过学习摄影技巧赚取额外收入。回到现实问题,视障人士真的能胜任摄影师的工作吗?而商家又能否接受视障摄影师?本地资深摄影师陆永生为此解题。

陆永生是本地资深摄影师,更是“Sensory Photography”(触觉摄影)课程的导师。“当初Ken(吴赓展)来找我,希望我教视障人士拍照。老实说,我当时也没有信心,只是抱著做实验的态度。”他说,虽是上课,却没有准备教学大纲,而是透过在课堂上观察学员的情况,给予适当教学。“Plus Community团队把教学过程记录下来,并计划上传到互联网,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受益。”他分享,视障人士少了视觉,但其他感觉包括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都非常敏锐,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用心眼看东西。

他坦言,心眼正是时下大多摄影缺少的一块。“透过心眼拍摄,更能看得出摄影师内心里的故事。”他透露,在拍摄过程中,学员们会透过触觉感受阳光的方向,进而拍出自己的影子,以及透过风吹声音,捕捉花草被风吹的神韵。“拍摄出来的效果并不差,有时甚至比专业摄影师来得好。”

走进陆永生的摄影工作室,映入眼帘是挂满视障摄影师作品的墙壁。“很多到访客人不知道,还以为这些照片是专业摄影师拍的。”他说得自信满满。虽然视障摄影师的作品获得大部分人的肯定,但时下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真的能胜任摄影师的工作吗?“我觉得可以。”陆永生坚定说道。不过,他认为,视障摄影比较适合于记录画面的摄影工作,而非捕捉瞬间时刻。“举个例子,如果你要他们捕捉马拉松选手成功冲线的那一刻,确实有困难,但如果是拍摄选手们在竞跑期间的画面,绝对没有问题。”近期他们更正积极向本地某大型马拉松建议取用视障摄影师为记录摄影师。“或许刚开始商家会担心或质疑他们的能力,但他们可以先聘请视障摄影师作为大会第二个摄影师。”

视障人士成为大型活动 官方摄影师曾有先例, 2016年里约残奥会的一 名大会摄影师——梅雅 (Joao Maia)便是视障 人士。
视障人士成为大型活动 官方摄影师曾有先例, 2016年里约残奥会的一 名大会摄影师——梅雅 (Joao Maia)便是视障 人士。

其实视障人士成为大型活动摄影师并非没有可能,因为早在2016年的里约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大会摄影师之一——梅雅(Joao Maia)便是视障人士。当时他在阿维兰热奥林匹克体育场(Engenhao Athletics Stadium)场上如此说道:“不一定需要眼睛才能拍照,因为我的眼睛就在我心里。”

情感丰富 比常人更易教

陆永生在摄影领域超过30年,早前曾在马来西亚艺术学院(MIA)执教,对于教导视障人士和常人的分别,问他最适合不过了。“我反而觉得视障人士比常人容易教,因为他们不会‘死心眼’(固执、不圆通)。”他说,视力正常的人常以自己看到的东西做准,忽略了镜头或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包括情感。他认为,一张没有情感的漂亮照片就像是一个没有内涵的花瓶美女。“看第一眼,我们会觉得美女很养眼,但可以美多久?当你看腻了,一张多美的脸孔也会变得平平无奇。”对于情感的投放,他认为,视障摄影师更为丰富。“或许是他们人生的经历,让他们有更多不一样的感触和感想。”

不过,常人和视障人士的教学模式是完全反转:常人的模式是从A到Z,视障人士却是从Z到A。他解说,常人摄影教学第一步是摄影技巧包括调色、构图等等,最后才到情感投放;但视障人士则是从情感投放开始,摄影技巧则是以如何掌握相机为主。“我会让视障人士把相机放在眉宇之间,以取得平衡线,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才不会东歪西倒。”他认为,摄影是一个让视障人士表达自己的管道。他分享,在10堂课当中,有一堂课的主题为音乐。“当时我播放了一首歌曲让大家听,再请他们根据感觉拍下照片。”他说,每个人听到的感觉都不同,有人听到欢乐,但也有人听到欢乐中藏有哀伤。“我觉得这就是他们最特别的地方。”

陆永生坦言, 接触视 障学员前,他不敢肯定他们能否成功拍到好照 片。“但他们的作品让我惊喜!”
陆永生坦言, 接触视 障学员前,他不敢肯定他们能否成功拍到好照 片。“但他们的作品让我惊喜!”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二年级儿子突然关心起“爸妈何时生日” 她收到简讯才知事情不单纯

阅读全文

数错楼层!6楼屋主装潢新房2年 才惊觉自家是8楼

阅读全文

33岁台男越南离奇亡 托梦前妻“殡仪馆变夜店”

阅读全文

戴子豪:希盟怕的不是魏家祥,而是自己的影子

阅读全文

传统油纸伞制作 机器无法模仿的手艺

阅读全文

1万3099人入境狮城未申报物品被罚 包括Labubu潮玩【东方头条】 2024-11-15

阅读全文

【特写】视障者照片会说故事 他们拍的是感觉

特写

叫我盲人摄影师看不见,也能拍照?有人说,摄影师透过相机把眼前所见化成影像,摄影师的眼睛看见什么,照片便是什么;但对视障摄...

阅读全文

【特写】再见青葱印记 校友千里返校

特写

我的骊歌 她的谢幕这是陈其贤一个人的毕业典礼,也是一场聚集逾百名校友的校友会,从17岁的“鲜肉校友”到81岁的“资深校友...

阅读全文

【特写】母校最后一名学生毕业 叶明兴回流福隆港

特写

我的骊歌 她的谢幕一盏灯油尽灯枯时,另一盏灯悄悄亮起。  随著最后一名学生毕业,日前庆祝80周年校庆的福隆港华小正式关闭...

阅读全文

【特写】坚守原则 谢绝不尊重

特写

专业不免费​你不是学英语吗?帮我翻译一篇论文;你不是学中文吗?帮我写个演讲稿;你不是学设计吗?帮我设计个LOGO。遇上有...

阅读全文

【特写】 苦学多年不是为了打免费工 请尊重我的专业!

特写

专业不免费我们不会走去面摊要老板请吃面、看医生也不会不给诊金,却会要求免费的文案、设计甚至是摄影服务。很多人会认为画一张...

阅读全文

【特写】《Musotrees》 慢制作 分享旅途点滴

特写

办杂志的疯子本地中文圈知道旅游生活类杂志《Musotrees》的人或许不多,但这本以英文为媒介语的杂志在全球25个国家设...

阅读全文

【特写】《无本》——冒险的人无惧晃动 不是疯子,是真爱

特写

办杂志的疯子全球媒体都在谈转型,纸本行业还能撑多久,根本没人说得准。有人说杂志业已一蹶不振,同一时候,却有另一把声音说新...

阅读全文
两位老人家是母子关系,年届94岁的妈妈及67岁的儿 子。“由于他们的儿孙需要工作,没办法在家照顾他们,所以为了他们俩在家发生意外,所以把他们送进 来。”叶泰亮说。

【特写】把所有不堪留给“外人”  宁住疗养院守尊严

特写

生命最后的尊严你会送父母到安老院/疗养院吗?或许此刻的你,还是信誓旦旦地说“不会”!但如果有一天,爸爸变得不像从前,他没...

阅读全文

【特写】收费及照料服务各异 养老机构3大类

特写

生命最后的尊严有一句说是这样说的:我们可以自主选择是否生儿育女,却无法避免家人老去。当遇到家中老人患病,到底该把他们留在...

阅读全文
杨两兴认为,本地极少艺术家能与国际对话,作品也少有能卖到国外去的例子,主要是因为缺乏在地性。“融入本土特色才能在国际上走得远,而本土和民族有差异,只说族群,很难被看见,反之要往下挖掘在地性的人文历史,那才是我们的优势。”

【特写】认清目的 设计细节 本土特色开发中

特写

艺文活动,多就是好?本地艺术工作者杨两兴在艺文活动尚未蓬勃之时,就已活跃于用艺术连结社区,并在2004年创立“失落世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