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活动,多就是好?

本地艺文活动有愈发蓬勃之势,却也因为重复性高、局限于同温层和相互支持等因素,让人有“疲于奔命”之感。艺文活动百花齐放,对提升城市艺术氛围固然起著正面作用,但也不得不正视缺乏受众、现实因素不利于开发参与者的窘境。

云手文创基金会去年发起“艺件事”文化艺术资助创作计划,支持本地艺术家迈出创作的第一步,基金会执行董事兼“艺件事”活动策划陈婵菁及基金会执行长庄立康认为,艺文活动增多,整体而言,好处肯定多于坏处,现阶段素质上的参差不齐是文化进步里必然的过程。

即便是科技化时代,文艺青年(简称“文青”)还是有一种与他人不同的优越感,一年下来,一场接一场的艺文活动,成了他们例常的聚会,熟悉的面孔在场地穿梭,相识的人互相寒暄,偶尔给对方介绍几个新朋友。活动虽表明开放门户,让大众参与,但来去还是差不多同一批人。另一方面,圈子没有扩大,办活动的人却有所增加,也就难免瓜分了群众。

庄立康不否认这一点,他指:“活动确实越来越多,所以重点成了艺文团队有没有致力于扩充受众。”同时是东方人文艺术馆执行总监的他以该馆的“美的种子”下乡活动为例,“艺术下乡的主旨并不是培养出更多艺术家,而是期待引发更多观众买票看展,让参与艺文活动成为一件自然的事。驻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主办,云手策划与执行的‘哲学茶席’沙龙座谈自去年起固定举办,来听分享成了相关参与者的习惯,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

他指,艺文活动的定义本就很难被界定,“衣食住行都涵括在文化里,只要是集众的活动,就可被归类为文化艺术活动,音乐、戏剧、电影是一般的认知,但庙会也是其一。”东艺馆不时举办字画展和一系列相关课程,正是志在建立另一批属于艺文界的人群。“现在市面上确实有很多活动,小型咖啡馆、小艺文空间、戏剧剧团都在凝聚精致小众,这些人都是‘小豆芽’,将来成长了,就能形成一片森林。”他笑言:“观众被瓜分是正常现象,即使有竞争,也是良性的竞争,现时的这种‘热闹’是被支持、被鼓励的。”

然而,领域越是蓬勃,就越有可能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质与量的挣扎,艺文活动同样逃不过。关于这一点,陈婵菁认为:“总要先有了量,才能让好的留存,才能在基本之上有所提升。虽说观众被瓜分是现实面,也有不少主办方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但我觉得这样的现象可以被鼓励,担心的反而是人们以为艺术是殿堂,不敢去触碰。”她补充:“越多人愿意碰这一块(艺文)越好,能把才华和他们所认识的新群众带进来。”

GMBB则是本地首个文创园区,甫在10月初开幕, 致力为本地文化创意工作者提供平台,推广本地文创品牌。
GMBB则是本地首个文创园区,甫在10月初开幕, 致力为本地文化创意工作者提供平台,推广本地文创品牌。

平台整合 资源不浪费

陈婵菁指,未有办活动经验者在活动办成之前,其实也无法判断能否成功,“有小部分人是萌生了一些点子,于是想要自己办起来,也有的是看了别人的活动,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她笑说:“这本身就是很好的推动力,问题在于缺少一个整合资源的平台,让一直在办活动的人可以改进和成长。大家各自搞活动,某程度上,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针对这一点,庄立康举例:“所谓资源的结合,可以是和另一方的合作,比方说邦咯海岛节邀请《摄影玩家》总编辑张荣钦到岛上搞摄影展,同时,对方也把邦咯岛的美透过其他摄影展带出来。”他接著解释:“比方说,我有100令吉的预算,要如何选择参与哪个活动,换句话说,这钱要花在哪里?参与者的嗜好和喜欢的东西不尽相同,我认为‘磋商’在这个阶段是可行的,参与者为感兴趣的部分而来,并由此认识另一个原先较少接触的领域。”他补充:“9月份刚举行的卡卡市集就选在白沙罗表演艺术中心(DPAC)举办,是不同类型艺文领域合作的另一例子。”

卡卡艺术市集是本地中文市场首个手 作文创市集,创立至今已8年,不再追求“人 潮”,但始终坚持把平台留给真正热爱文创手作之人。
卡卡艺术市集是本地中文市场首个手 作文创市集,创立至今已8年,不再追求“人 潮”,但始终坚持把平台留给真正热爱文创手作之人。

“不亏钱”是责任感

拥有艺术管理及文化企业行政人员文学硕士(EMA)资格,庄立康直言:“最终还是回到供需法则,市场会给你打分数,要搞清楚推广活动的导向,如果做得不好,终究会被淘汰。”陈婵菁则认为:“以新生代纷纷投身办活动来说,我觉得即兴而为也可以有所延续,随性有随性的好,就算是一时兴起,也能找到后续力量。好的活动,不是非得对整个艺文市场有帮助,也可以对个人策展意义不大,但对整个团队而言,必须有一定的意义。活动的成败,取决于整个制作团队是否有所学习和提升。如果只办一次就解散,那已经集结起来的团队要怎么办?”

庄立康和陈婵菁:“懂得欣赏美和艺术的群众需经过培养和教育,既然美学教育在本地主流教育体系里不被重视,那就由其他单位来辅助。”
庄立康和陈婵菁:“懂得欣赏美和艺术的群众需经过培养和教育,既然美学教育在本地主流教育体系里不被重视,那就由其他单位来辅助。”

推广活动不能以金钱利益挂帅,但也不能视金钱如猛兽,陈婵菁是紫藤集团共同创办人兼总经理,作为企业人,她不怕直言:“肯定还是要赚钱,如此一来,才能鼓励其他人也投身其中。说得准确一点,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而是要有实质的回馈,才能有运作的经费,某程度上,是一种责任,总不能让一整个团队的人无偿付出。”

陈婵菁有感,相比以往,现时的群众已化被动为主动,“现在有很多平台和管道能获取资讯,有一部分人已经懂得主动去寻找有趣好玩、感兴趣的活动来参与。”庄立康接著指,“艺文活动越来越多,好处多于坏处。大马的艺文氛围比台湾落后2、30年,台湾各地区的活动时间表都排得满满的,但也因为落后,我们有很多学习的对象,本地的艺文人也很努力在相互学习,互相帮助,整体氛围相当不错。”

错开活动时间,有助于减轻观众被瓜分的窘境?

陈:确实会有某些月份特别“热闹”,比方说学校假期,但刻意协商再错开时间并不实际,毕竟文化艺术的范畴太广,加上影响出席率的还包括工作日、交通等现实因素。先不说其他州属的人要到首都来参与活动有难度,居住在巴生谷的人出门也未必方便。另外,本地还有不少人星期六需要上班。所以与其错开时间,不如尝试结合,比方说摄影和舞蹈,一个静态、一个动态,没有冲突。不久前有个画展与爵士钢琴演奏家郑泽相合作,去看画的女士在现场听到爵士乐表示很感动,说那是她平常没有机会接触到的东西,想不到艺术能有这样的结合。

开发二线城市的观众,有助于开发受众?

陈:要到乡镇搞活动,必须从情感出发,若能融入祖辈的回忆,当地人会更珍惜。当然,也有外来者入驻办活动的例子,就像立康在邦咯岛搞海岛节,但前提是这样的进驻没有侵略的意图,而是以唤醒当地人对土地的热爱为出发,并且最终活动是回馈给当地人,乃至让当地人接手去壮大,这样才有机会完成。

办活动的门槛变低,会否拉低本地艺文活动的素质?

庄:年轻人看见办艺文活动的可能性,勇敢投入其中,一开始可能因经验欠缺而有所不足,但现时的百花齐放会影响更多人对这个领域的向往,几年以后,就能遍地开花。至于素质,群众的品味会成长,参与的活动多了、看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追求更高的档次和素质,群众的要求提高,艺术家自然也会更积极,想做得更好,反之,艺术家过于安逸,难有进步。

点滴资助 推动前进

“艺件事”是云手文创基金会去年发起的文化艺术资助创作计划,开放让18至35岁的本地青年参与,去年收获八十多份征件,今年则突破百份,参与者涵盖三大民族,原本开放10个名额,但两年皆选出13份与文化艺术相关的创作企划,除了资助3000到1万令吉不等的资金,也提供众筹、技术辅导和导师咨询。

活动策划陈婵菁指:“一直以来,紫藤接到很多来函,要求赞助,但紫藤本身资源还不足,几乎没有用现金支援过团体,我们很清楚文化和艺术单位需要赞助,但能做到的不外是赞助饭盒或是提供茶产品让他们售卖。”她续称,背景和人缘佳,或是点子好的单位或许能顺利找到资金,但很大一部分没法办到,“与其他们到处找,不如我从一开始就协助,若你已有很好的计划,不会因为缺乏什么而一早放弃,如果你始终过不了这一关,那还不如趁早打消念头。”

透过基金会设立资助平台,主要是考虑到资金和资源再多,若没有系统性地发放,再多也不够应付。“平时艺术家要求赞助,若企业刚好有一笔预算在,成功的机率就大,但‘艺件事’它有征件时限,也就是说想要获得相关资金者必须提早构思和准备,在公平的情况下和他人竞争。”另外,她也提到,这项资助计划看重社会价值的连接大于艺术层面和个人抒发,今年担任评审之一的庄立康补充:“有参与者说他们需要的资金不多,只要3000令吉就足够,我们希望这样小小地推一把,他们就能做出点事来,发放的金额或许不高,但至少让对方觉得,事情是可行的,可以再努力一下。”

欲知详情可浏览inxo.org.my/inxo-arts-fund。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货柜失衡压死女子案】运输公司老板已到丧府吊唁    向李紫柔家属道歉

阅读全文

数错楼层!6楼屋主装潢新房2年 才惊觉自家是8楼

阅读全文

33岁台男越南离奇亡 托梦前妻“殡仪馆变夜店”

阅读全文

二年级儿子突然关心起“爸妈何时生日” 她收到简讯才知事情不单纯

阅读全文

传统油纸伞制作 机器无法模仿的手艺

阅读全文

1万3099人入境狮城未申报物品被罚 包括Labubu潮玩【东方头条】 2024-11-15

阅读全文
杨两兴认为,本地极少艺术家能与国际对话,作品也少有能卖到国外去的例子,主要是因为缺乏在地性。“融入本土特色才能在国际上走得远,而本土和民族有差异,只说族群,很难被看见,反之要往下挖掘在地性的人文历史,那才是我们的优势。”

【特写】认清目的 设计细节 本土特色开发中

特写

艺文活动,多就是好?本地艺术工作者杨两兴在艺文活动尚未蓬勃之时,就已活跃于用艺术连结社区,并在2004年创立“失落世代当...

阅读全文

【特写】生死教育 多元推广

特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有将近100万人死于自杀,曾有自杀企图的人数,更是这近100万人的25倍之多。“活著...

阅读全文

【特写】当你活著进棺材 一分钟感触良多

特写

生死“棺”口当棺木盖下的那一刻,代表人生正式画下句点。倘若上天再给你一次机会,让棺木再次打开,你会否发现,生命其实很可贵...

阅读全文

【特写】时代变,出路广

特写

我念中文系中文系技能适用于各行业 需语言就有出路中文系毕业生是不是只能当中文老师,在艺文界工作或任职于出版社?这些疑惑或...

阅读全文

【特写】术业专攻兼容并包 深耕中文也要通世界

特写

我念中文系学习汉语固然已成潮流,但相较不谙中文的人对掌握多一门语言感兴趣,选择在中文领域深耕是全然不同的一回事。在大专学...

阅读全文
麦特说:“重见贝琳达,让我学会了正能量,即便当时她的病情已经非 常糟糕,但她仍积极面对,她的态度让我敬佩。”

【特写】面书友人逐一约 —— 千人喝咖啡计划

特写

朋友,想你了自从面子书出现后,很多人便有著成千上万的“朋友”。然而,这些“朋友”你都见过吗?来自澳洲的麦特(Matt K...

阅读全文

【特写】相爱的友情 旅游来加温

特写

朋友,想你了没有人可以孤孤单单活著,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是你能倾心吐意、无所不谈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给他的人。台...

阅读全文
将商品实体化有助于创造品牌价值,H.H先生不藏私分享:“对有兴趣做图像授权的人来 说,年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放在桌上, 一整年都会记得,买了今年的,又会期待明年 的。”至于出书,则是让原本不认识你的人认 识你的作品,“台湾艺人许玮甯就是有一次在机场无聊,到书局闲逛时发现了美美,自此成为她的粉丝。”

【特写】不跟风,自创品牌价值 守住“美美”初心

特写

插画经纪在本地较少听闻,但在图文创作相对蓬勃的台湾,该产业已发展出一套独有的模式。一如出版社自转星球的创意人才经纪陆续捧...

阅读全文

【特写】H.H先生自媒体经营之道 用真实累积忠诚

特写

美美式进化虽说自媒体当道,但在人人都想当主角的“自我世代”,凭什么要别人追随你?自媒体汎滥的此时,经营自媒体的关键词不再...

阅读全文
温德明曾在Instagram上感性写道:“亚当今年16岁了,如果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他会吵著要我教他如何开车,但我知道我永远都不会有这个机会。”他说,无论一个自闭儿的表现是多么不寻常,请记得他的内心 深处其实和常人无异,他不是疯子,也不是少一根筋,他只是和别人不一样。(摄影:伍信隆)

【特写】温德明 为子望长命

特写

家有特殊儿“我70岁的时候,亚当才34岁,希望自己可以长命一些,好可以多照顾他多一点时间…”今年52岁的温德明育有3名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