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念中文系

学习汉语固然已成潮流,但相较不谙中文的人对掌握多一门语言感兴趣,选择在中文领域深耕是全然不同的一回事。在大专学府百花齐放、遍地都是大学生的今日,中文系毕业生是否具竞争力,选择的是不是一条无悔路,是许多有意投入该系者的顾虑。

关于本地中文系,众口纷纭,存在许多误解。刻板印象是:马来亚大学(UM)重文学轻应用,博特拉大学(UPM)外文系的中文组是“组”不是“系”,在规格上略逊一筹。另一方面,马大要求硕博研究生以中文以外的语言撰写论文;博大则开放让本科和研究生以任何语言呈现论文也经常被提出来作比较。

马大中文系主任潘碧华博士指:“用什么语言来写论文,只是制度上的不同,无论用什么语言,最重要的是学生都能顺利毕业,我不认为那足以构成障碍。”她进一步表示:“实际上,中文系学生也不能只是通晓中文,政府学校聘请中文老师,会考虑马大毕业生,一部分是因为他们能掌握三语。”

马大中文系主任 潘碧华博士。
马大中文系主任 潘碧华博士。

掌握多语 思路更广

马大硕博班的论文开题、各阶段进展报告、研讨会发表、期刊论文、预答辩和与导师的沟通都可以使用中文,惟正式的论文提交可选用马来文或英文,潘碧华认为:“毕竟这是马来西亚,如果都用中文,谁来推广和传播这些内容?若要推广中华文化,翻译是必须的,对促进国民团结有帮助。”一般上,中文系的研究生都会自行撰写国文或英文,有必要时再请人帮忙修饰,“能以中文以外的语言思考和写作,对学术人员而言,不是坏事,机会更多,能看得更广,并走向世界。”

专攻非封闭 课程涵盖其他语言

至于博大外文系中文组能以中文撰写论文,副教授林春美博士回应:“这是开明态度的体现,让学生有应用语言的选择权,有著正面的意义。”但她强调,并非强制使用中文,既然是外文系,学生可使用任何适合论文课题的语言书写,比方说阿拉伯组的学生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文写论文。“若用中文反而有所限制,比方说比较语言学、翻译、中文应用等,用国文或英文来撰写,并无不可。采取开放态度,有批评的声音,但若是强制,肯定也会出现另一种声音。”

博大外文系中文组 副教授林春美博士。
博大外文系中文组 副教授林春美博士。

她续称:“中文文学用中文书写,外审时有更大的空间。毕竟研究中文文学的专才以使用中文为媒介语的人较多,使用国文,反而较难找到有专业资格的人协助进行审查。”论文的题目以三语书写,摘要则是国文或英文,目录一般上也会经过翻译,而负责审查论文的指导教授肯定是通晓相关语文的人。

博大中文硕博课程协调员徐威雄博士坦承,从本科到硕博研究生,撰写论文可使用中文确实是博大中文组的一大特色,“确实有学生是因为这个因素入学,用中文写论文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这并不表示他们国文和英文水平不佳,只是他们选择了专攻中文。大学里的公函等仍是用马来文书写。”针对这一点,中文组讲师黄灵燕亦补充:“学生在7个学期都有英文课,通识课使用的是国文,所以并不是全中文的环境。”

话说回来,使用何种语文书写论文,一如潘碧华所说,只是政策上的问题。“中文系它只是一个窗口,让喜欢中文的人用这个语文学习技术和知识,换句话说,它只是一个学习工具,透过这个工具而得到的训练更为重要。除了中华文化知识和精神修养,中文系学生和其他系所的学生一样,都在学习和磨练分析、归纳、考证、表达和书写能力,只不过使用母语学习,能学得更为深刻。掌握了这些技能,将来无论加入哪个行业,必定都能发挥所长。”

马大中文系拥有独立划分的空间,学生在同一层楼里上课,借由这个空间,也能更集中地举办各类活动,进而形成一个关系紧密的群体。 同一层楼里,设有让研究生使用的论文室和供学生们使用的资料室,另有一座去年开幕的红楼梦资料中心设在总图书馆。
马大中文系拥有独立划分的空间,学生在同一层楼里上课,借由这个空间,也能更集中地举办各类活动,进而形成一个关系紧密的群体。 同一层楼里,设有让研究生使用的论文室和供学生们使用的资料室,另有一座去年开幕的红楼梦资料中心设在总图书馆。

学生少了 门槛仍从严
马大中文系创立于1963年,至去年为止,已培养超过3500名主修和副修学生,130多名硕士及20多名博士研究生。作为提供中文教育的最高学府,本地许多文化界、教育界乃至政治界的名人出自马大中文系,为该系建立了强大的品牌。

近年,“报考中文学生锐减”、“中文系学生数目不达标”、“中文系迎向末路”等报导频频占据版面,针对这一点,潘碧华直言,马大中文系不受影响:“对其他院校来说,可能是危机,但在本地,说到中文系,大家仍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马大。”

她指,马大中文系的门槛仍然维持一定的高度,也可以说是越来越高。“去年大马高级教育文凭考试(STPM)很多人考到佳绩,但今年我们只招收30名本科生。基本的录取的平均分(CGPA)要求3.0以上,但今年所录取的学生,最低平均分是3.42。不少已申请的学生不得其门而入。”此外,马大语文学院的中文组今年开放20个名额,是不同的选择但最终只有14人入学。

然而,虽说马大不受冲击,但她不否认,报读STPM中文的学生减少,是确有其事。“中文教育在小学阶段普及,但到中学时,却逐渐减少,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不愿意花时间在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事。当然,还有选择多了、人口少了等因素。”她透露,马大中文系首选STPM报考中文的学生,接著才考虑在大马教育文凭(SPM)中文科考获优等的申请者。目前,马大在籍中文系本科生约100人,硕博研究生70多人,最终的目标是达到本科生与硕博研究生的比例是一比一。

她提到,3年前,报考STPM泰米尔文考生与STPM中文系的人数不相上下,但STPM泰米尔文的人数却在去年由原先的260人增加到800多人,今年更是突破1000人,“这是该族群全体上下在无论商家或政党等各方合作,积极推广下达致的成果。”换言之,若华裔子弟大多选择不在STPM报考中文,全国各中文系本科生持续减少亦是必然现象。

潘碧华指,中文系学生追求精神层面,受中华文化熏陶,重视伦理道德,而老师也不把教学 看作一份职业,师生之间关系良好。图为受访当日她与系里的学生合影。
潘碧华指,中文系学生追求精神层面,受中华文化熏陶,重视伦理道德,而老师也不把教学 看作一份职业,师生之间关系良好。图为受访当日她与系里的学生合影。

是组非系 重课程非称号

至于博大的中文系被列入外文系中文组,经常被人认为规模较小,对它的水平感到质疑,在该中文组里服务最久的副教授洪丽芬博士指:“中文组在外文系的组织里,学生是外文系学生,老师是外文系的老师,是不是‘系’并不重要,那只是行政上的划分,重点在于我们的课程,而不是它的称号。”她强调:“并不会因为它不是‘系’,水准就比较低。”

她透露,中文组之所以不是系,主要是因为博大现代语言学学院(Faculty of Modern Languages)1995年成立时,中文组在天时地利上条件不充足,“当时成立一个系的基本要求是拥有至少8个全职讲师,并且有本科课程,但当时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后来1999年大学结构有所改变,把传播(Communication)加入语言学院,成为现时的现代语言学及传播学院,学院体积越来越大,老师也增加到百多名,无法再多加细分。”

博大外文系中文组目前4个年级的本科生总和约百名,研究生则是十馀名,徐威雄指:“念中文硕博课程的人在本地本来就不多,加上现在提供相关课程的高等学府比从前来得多,学生被分散。”但他笑说:“其实也没那么悲观,这些都是外在环境的因素。反之,值得一提的是,本科生在学士毕业后,有深造的念头,这样的观念已经形成。”

他接著指,研究生人数不多的问题普遍存在,博大转型为研究型大学后,为了调整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减少了本科生的录取,“并不只是中文组面对这样的问题,院里其他的组也一样。”博大的中文硕博研究生需要上课,硕士生需修足6个学分,博士生则是3个学分,主要是在研究开始前,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论(Research Methology),黄灵燕解释:“硕士生由两位教授共同指导,博士生则是3位。先上课的模式能让学生更了解老师们的专长,也能促成学生之间的交流。”

马大的硕博课程目前则仍采取全论文制,但潘碧华透露,上课制已在申请中,兼职硕士生可透过1年完成10门课加上考试和约1万字论文的形式取得学位,希望借由此方式帮助更多人有系统、有计划地取得硕士学位,有机会进一步进修。

外界对博大外文系中文组有诸多误解,讲师们希望能透过 是次的访问,说明该组是具规模的科系,有完整的课程编 排。左起博大中文组硕博课程协调员徐威雄博士、副教授 洪丽芬、讲师黄灵燕、秦美珊、黄翠芳。
外界对博大外文系中文组有诸多误解,讲师们希望能透过 是次的访问,说明该组是具规模的科系,有完整的课程编 排。左起博大中文组硕博课程协调员徐威雄博士、副教授 洪丽芬、讲师黄灵燕、秦美珊、黄翠芳。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料耗时7年竣工 全球第7座迪士尼乐园敲定落户点

阅读全文

30岁中国女子潜水找相机溺毙印尼 意外拍下生前最后身影

阅读全文

国行突下调法定储备金! 料释放190亿扶经济

阅读全文

嗑药现幻觉 24岁意男拿电锯“自斩”惨死

阅读全文

华青驾Volvo撞KFC 一家六口遭殃

阅读全文

碰瓷男女 从蒲种到新山

阅读全文
麦特说:“重见贝琳达,让我学会了正能量,即便当时她的病情已经非 常糟糕,但她仍积极面对,她的态度让我敬佩。”

【特写】面书友人逐一约 —— 千人喝咖啡计划

特写

朋友,想你了自从面子书出现后,很多人便有著成千上万的“朋友”。然而,这些“朋友”你都见过吗?来自澳洲的麦特(Matt K...

阅读全文

【特写】相爱的友情 旅游来加温

特写

朋友,想你了没有人可以孤孤单单活著,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是你能倾心吐意、无所不谈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给他的人。台...

阅读全文
将商品实体化有助于创造品牌价值,H.H先生不藏私分享:“对有兴趣做图像授权的人来 说,年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放在桌上, 一整年都会记得,买了今年的,又会期待明年 的。”至于出书,则是让原本不认识你的人认 识你的作品,“台湾艺人许玮甯就是有一次在机场无聊,到书局闲逛时发现了美美,自此成为她的粉丝。”

【特写】不跟风,自创品牌价值 守住“美美”初心

特写

插画经纪在本地较少听闻,但在图文创作相对蓬勃的台湾,该产业已发展出一套独有的模式。一如出版社自转星球的创意人才经纪陆续捧...

阅读全文

【特写】H.H先生自媒体经营之道 用真实累积忠诚

特写

美美式进化虽说自媒体当道,但在人人都想当主角的“自我世代”,凭什么要别人追随你?自媒体汎滥的此时,经营自媒体的关键词不再...

阅读全文
温德明曾在Instagram上感性写道:“亚当今年16岁了,如果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他会吵著要我教他如何开车,但我知道我永远都不会有这个机会。”他说,无论一个自闭儿的表现是多么不寻常,请记得他的内心 深处其实和常人无异,他不是疯子,也不是少一根筋,他只是和别人不一样。(摄影:伍信隆)

【特写】温德明 为子望长命

特写

家有特殊儿“我70岁的时候,亚当才34岁,希望自己可以长命一些,好可以多照顾他多一点时间…”今年52岁的温德明育有3名儿...

阅读全文

【特写】叶云定 白头愿送黑头人

特写

家有特殊儿"如果可以,我希望她可以比我先死。"今年59岁的叶云定(Aimee)育有3个女儿,其中排名第二,今年28岁的女...

阅读全文

【特写】微放映抗衡快时代

特写

逆流上映主流院线不播放的电影在这里可以看,工馀总是配合不了电影院的放映时间,或不想在偌大的影院里正襟危坐,也可以往这里去...

阅读全文

【特写】The Projector 众筹转型掀话题

特写

纽约、伦敦、巴黎这样的大城市有许多独立电影院,香港不只是独立电影节办了10年之久,也有不少独立戏院,就连最靠近我们的岛国...

阅读全文

【特写】信守承诺 专业服务 志工不差一头热

特写

“我星期六不得空,因为我要去当义工…”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投入“志愿工作者”活动,旨在为社会尽一份绵力。然而,当义工或志工...

阅读全文
近年,全球掀起了一阵“慈善风”,无论是捐钱还是身体力行比比皆是。图为一名年轻女子参加由克切拉香积厨(Kechara Soup Kitchen)每逢星期六举办的派饭活动。

【特写】扶贫济弱讲究策略 确保好意付诸实现

特写

诈骗集团利用善心人士同情心骗取捐款的事情时有所闻,从早期到处向民众展示病患筹款剪报,到近年来的网上筹款。吉隆坡中华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