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兼部落客黄雁丽因为对癌童家长感同身受,而著书出版《那些癌童教会我的事》,给予他们支持和安慰。

“原以为老天爷已经让我苦了两次(之前曾痛失一名1岁又一个月大的女儿,及经历一次的流产),这一次会让女儿睿睿平平安安的长大,岂料在她4岁生日前一个月,不幸确诊血癌。”

这一番话出自一名从2019年开始陪伴大女儿睿睿抗癌的癌童母亲黄雁丽,其大女儿在3岁多时被诊断患血癌而开始抗癌之路,所幸如今已步上康复之路。

黄雁丽表示,女儿在3岁多时被诊断患血癌而开始抗癌之路,所幸如今已步上康复之路。
黄雁丽表示,女儿在3岁多时被诊断患血癌而开始抗癌之路,所幸如今已步上康复之路。

中学教师兼部落客黄雁丽因为对癌童家长感同身受,而著书出版《那些癌童教会我的事》,给予他们支持和安慰。

她在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说,当初得知女儿确诊血癌后,她几乎每天以泪洗脸,直到两三周后,因为每天必须为女儿奔波,情绪才逐渐稳定。

她的女儿在确诊前,经常容易感到疲惫,脸色看起来很苍白,而且反复发烧。

这是睿睿在抗癌期间拍摄的照片。
这是睿睿在抗癌期间拍摄的照片。

“当时,我们带她到一家私人医院看诊回来,吃药退烧后,在第5天又再发烧。于是,再回到该医院,医生建议验血检查。”

当时,她的女儿状况非常危险,红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的指数都非常低,必须进入紧急病房中输入红血球及血小板。

黄雁丽表示,睿睿在抗癌期间,除了在很痛的情况才会哭闹,其他时候都非常乐观。
黄雁丽表示,睿睿在抗癌期间,除了在很痛的情况才会哭闹,其他时候都非常乐观。

后来验血报告出炉证实,她的女儿确诊血癌,必须转入到槟城中央医院治疗。这是因为,北马区域仅有槟城中央医院拥有儿童血液及肿瘤专科。

她也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认识了该院专科主治医生杨晓玲,才有了后续出版叙述女儿抗癌新路的书籍。

她说,女儿在医院内完成约8个月的积极化疗,以及1年半的口服化疗,如今已步上康复之路,同时也卸下内植式输液泵(chemo pot)。

这本书除了叙述黄雁丽伴随女儿的抗癌经历外,也给众人写下面对癌童家庭时如何不要二度伤害的注意事项。

她告诉记者,很多时候人们以不当的方式关心或说的一些话,会造成伤害。

比如,在刚失去大女儿的时候,她最怕被问“你还好吗?”。

黄雁丽举例,她最怕听到的问候是:“你还好吗?”,因为刚失去孩子的妈妈,不可能会好,所以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反应这样的问候。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安慰则是:“你还年轻,再生一个就好了”,毕竟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无可取代的。

“我把书本交给了杨医生,请她在医院能将书本分派给癌童家长。”

黄雁丽(左)已将《那些癌童教会我的事》书籍,移交给杨晓玲医生,由后者分派给癌童家长。
黄雁丽(左)已将《那些癌童教会我的事》书籍,移交给杨晓玲医生,由后者分派给癌童家长。

谈及与女儿并肩抗癌过程,她表示,她与丈夫都是外州人,所以当时并没有把女儿患癌的消息告诉身在砂拉越的父母,因为不想他们担心。

“我本身是一名中学教师,当时我是向校方请假9个月,全程陪伴女儿抗癌。”

在经历了女儿确诊癌症这件事,也让黄雁丽对小孩子生病,变成“很敏感”,只要发现小孩发烧等症状,就会想是否要带去检查等。

黄雁丽表示,如今,女儿仍必须定时到医院进行复诊,直到5年后才算是完全康复。
黄雁丽表示,如今,女儿仍必须定时到医院进行复诊,直到5年后才算是完全康复。

不过,随著女儿逐渐康复,她的“敏感”逐渐好转。

黄雁丽与丈夫也育有另一名小女儿,她一开始也担心血癌是否会遗传,不过经过杨医生解说,小孩患癌不遗传这一件事后,她才安心下来。

出书勉励癌童父母勿言弃

黄雁丽告诉记者,她萌起写书的意愿是,记得女儿在结束化疗后,终于可以离开医院时,刚好碰上一名刚得知孩子确诊癌症的母亲。看到对方落寞的身影时,她的心理非常难受及矛盾。

“一方面,我当下终于可以离开这里,一步也不愿再踏回来;另一方面,我不舍对方的难过,希望可以留下来陪伴她。”

其实,在她经常进出医院的那段时间,曾与几名癌童家长结伴,互相倾诉及打气。因此,她知道,或许她与女儿抗癌的心路历程能够帮助其他癌童家长,毕竟大家都是为人父母,互相了解。

她分享,在她开始计划写书前,曾与神“谈判”,即如果获得杨医生的同意,才会走这一步。她指原本抱著被拒绝的心情去见杨医生,岂料对方一口答应她这个请求。

杨晓玲医生告诉记者,当时会答应雁丽,主要是认同她的理念,希望能够通过后者的经验,陪伴癌童家长度过难关。

黄雁丽全家福。
黄雁丽全家福。

虽然黄雁丽本身暂时没有想要成立一个癌童家长的非政府组织,不过,她也向院方申请,希望能够再次回到槟城医院的癌童病房,以志愿者身份去协助并陪伴那些癌童家长们度过艰难的时刻。

她说,目前为止,仍有一些癌童家长保持联络,其中一名的孩子是确诊脑癌第四期,目前已经完成所有可以完成的医疗,但情况仍未好转,她也经常与该癌童的妈妈保持联系。

杨医生:血癌症状反复发烧

在访谈的过程中,杨晓玲医生也与记者分享儿童常见的癌症,以及症状。她说,目前常见的儿童癌症有血癌、脑癌及神经母细胞瘤。

“血癌的症状是反复发烧、脸色苍白、身体出现瘀青及流鼻血等;脑癌的症状是头痛、呕吐及肢体不协调。”

她指非常不鼓励家长“四处求医”(doctor shopping),如果孩子看了第一次医生,情况没有好转,就应该带孩子回到第一次去的医院进行检查。

“这样一来,医生才能够给孩子复诊,若是一直看不一样的医生,一切又必须重新来过。”

她补充,其实儿童癌症的康复机率比成人癌症来得高。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示意图)

隆市及8州料今午有雷暴雨

阅读全文
何抒纹尽管面临白血病的挑战,依然勇敢抗争,希望恢复健康,与家人团聚。

年轻母亲抗癌现并发症 急需18万医疗费

阅读全文
新加坡滨海湾金沙酒店(图取自Pixabay)

曾遭禁足金沙赌场 云顶圣淘沙名胜世界高管一理由辞职

阅读全文

马大再闹服装风波 中国留学生穿短裤进图书馆 遭怒吼扣证件还面临开除风险

阅读全文

巴士坠山谷 多人罹难

阅读全文

在隆市生活 要多少钱

阅读全文

【粉红十月特备】抗癌之路并不丑 康复者黄晓晴:生命比容貌重要!

人物访

几乎所有癌症治疗都会伴随著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发生,乳癌康复者黄晓晴分享,在化疗期间,自己同样是逃不过掉头发的魔咒。“患癌时...

阅读全文

【粉红十月特备】躲不过家族遗传癌症基因 乳癌病患维玛拉:只能享受当下

人物访

“我来自一个癌症家族,我的外公、妈妈、阿姨都是因癌症而去世。”今年43岁的维玛拉(Vimala Thevi Ganesa...

阅读全文

脑动静脉畸形29岁中风 丁伟恩积极复健盼回工作岗位

人物访

任谁也不会想到,自己头脑里竟然有一个“计时炸弹”。29岁那年,丁伟恩在家吃饭时,动静脉忽然爆裂,随后在家中倒下紧急送院。...

阅读全文

两度复发! 7岁血癌童邱智贤急需150万医药费保命

人物访

同年的孩子都在忙著上课、玩乐,邱智贤却只能躺在病床上接受治疗,与医疗仪器为伴,与医生、护士为友。今年7岁的邱智贤在两年前...

阅读全文

“患病是失去,也是得到”红斑狼疮患者罗宝琴 靠手艺闯出一片天

人物访

“以前我会急(性子),现在就像是电影镜头放慢了一样,没有火气了。有时候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平’了,哈哈!”罗宝琴在201...

阅读全文

放弃高薪厚职回乡“种草” 林俊杰积极推行趋合农法

人物访

“我最近在忙著‘种’草!”如果你问今年31岁的林俊杰近期在忙什么,他总是如此回答。他口中所谓的“种草”并非是近年来备受关...

阅读全文

艺术的“建筑师” Pamela Tan:用互动艺术凝聚社区

人物访

近年来,本地装置艺术风潮越来越盛行,鬼仔巷每年应农历新年和中秋节做的装置艺术便是其中一个民众喜爱的拍照热点。鬼仔巷今年以...

阅读全文

【抗癌】盼完成治疗后继续博士研究 周美芬:我相信我会好起来!

人物访

“早前,我一直都知道乳房内有一个小颗粒,但医生说无大碍,加上疫情两年,我就停了两年没做身体检查。直到那次去做检测,就已经...

阅读全文

【抗癌】从癌症到“面歪” 乳癌康复者戴芷玲:幸福不是必然!

人物访

“对于患癌这件事,我不能接受,我很恐惧。”今年42岁的戴芷玲在6年前被诊断患上“乳癌最恶性杀手”的三阴性乳癌第一期。完全...

阅读全文

解剖遗体厘清死因 陈然致:法医让死者有机会“说话”

人物访

如果说“医生”的天职是拯救生命,那“法医”就是透过与尸体的对话以厘清死因,让冤屈不再石沉大海,探索属于死亡里的秘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