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大选竞选期来到一半,竞选日益白热化,各党及候选人各显神通,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周内,争取到更多的支持,以脱颖而出,迈向布城。
相对于过往大选,本届大选不只冒出许多独立候选人,也多了许多政党和阵线插上一脚,意图在三个主要战场中(东马、西马半岛城市和半城镇选区和马来腹地)崛起,分一席半位,如在西马就有希盟叛将组成的全民党、以马哈迪斗士党牵头的祖国行动联盟,在东马则有砂拉越政党联盟和沙巴人民联盟,然而一般看好,国阵、希盟和国盟,这三大阵营才是主要竞争者。
无论如何,表面上虽是三强鼎立,最终很可能只是两股势力在较量,一为以希盟为首的势力,政治光谱上,属较包容、自由和开明的,也较拥有改革的意识,至于国阵和国盟,甚至马哈迪领导的祖国行动联盟,则可归类为另一股力量,政治光谱上相对保守,强调马来主权至上,注重传统和宗教,后者一向来在马来社会甚至主流社会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因此,国阵和国盟选前尽管互批,但选后局势若是没有一个阵营过半,国盟和国阵会否在意识形态上较接近,更大可能如2020年般,再次结合,入主布城?
当然,各阵营内也有不同倾向的个别领袖和支持者,譬如国阵和国盟内也有支持体制改革议程、较包容和开明的领袖,反之,希盟内部也不乏一些人高谈马来主权,宗教至上的言论,然而这些个人的力量或噪音,是难以改变阵营整体的大方向。
尤其本届大选,相对于国阵及国盟,希盟的首相人选是明确的,即公正党主席安华。其理念、论述和施政方针,相对于国阵和国盟,更具前瞻、包容,也有改革的意识。反之,国阵及国盟首相人选却存在著不确定的因素,更别说其阵营偏向保守的施政方针和意识形态,这不是个人能轻易改变的。
譬如,国盟首相人选表面上虽是土团党的主席慕尤丁,但如果国盟能胜出的话,伊党能拿下的议席也不会差,到时不管是基层或组织动员能力上都比土团党强大的伊党,会甘于俯首称臣,把首相之位让给土团吗?更关键的是,伊党的保守力量一旦上台,会把马来西亚带往塔利班化还是现代化,这是不言而喻的。
沙比里困境
国阵方面,尽管国阵兼巫统主席扎希不断表明,国阵胜出,首相人选还是依斯迈沙比里。可是众所周知,沙比里在党内排位第三,上有扎希和莫哈末哈山,后两者本届大选也上阵,难道国阵执政后,他们会不入阁吗?入阁的话,他们会甘心听命于老三之下吗?
别忘了,是谁施压沙比里提前解散国会,举行大选的?还有,在大选候选人布局上,扎希就除名了多名与其不同调的领袖,因此即使沙比里能在国阵胜出后任相,其相位又能安稳吗?尤其大选后的6个月内,巫统将迎来党选,扎希和莫哈末哈山派系,难道会“孔融让梨”让沙比里党政一把抓?
国阵竞选宣言尽管打出了稳定的口号,但一旦国阵胜出执政,尤其地位相对稳定后,巫统内部争权夺利就会升温,短期内反而存在著不稳定的风险,就更别提过去、现在与未来,巫统或国阵会有多大改革意愿。
简言之,第15届大选虽热闹,但三大阵营之战背后,代表著的却是进步与保守两大势力的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