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近年来奥运比赛项目、参赛国家及人数日益多,有机会得奖列名的国家也有所增加,但在金牌榜上,至今依然有许多国家还在等待零的突破。马来西亚就是其中一个。
尤其当东南亚周边的国家,如泰国、印尼早在多年前就挤入金牌榜内,如今连越南及新加坡也列入了金牌国行列之后,出战奥运60载的大马能否在这一届圆梦,无形中成了举国上下的关注。然而,运动员在球场上肩负著宣扬国威的重任时,这不只是运动员个人的追求了,更包含向国际社会展示一国成就、实力的民族主义情结。
运动竞技除了可以是一种建构国族认同或经济产业的工具外,也不应忽略了其对于力与美的追求,更别忘了运动竞技的休闲、娱乐及社交的功能,尤其如何把运动融合在生活中,变成一种日常习惯。
实际上,在运动风气盛行的欧美国家,未必个个都是奥运奖牌大户,但那种全民运动的精神、体育事业的发达,却可视为另一种体育大国。反观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体育往往沦为一种国家的工具、一种纯消费或娱乐的产业,却忽略了运动与个人身心健康的密切关系。
因此,我们看到许多国人参与“体育”的方式,或许不是穿上运动鞋下场运动,而是在电视机或萤幕旁,观赏现场直播比赛。更可悲的是,体育尤其是个人的运动,在我们的社会里,往往是属于次要、边缘的,不管是在学校(除了体育学校)或工作场合,运动往往不受重视,可有可无。
所以,我们可以投入数十亿令吉,高薪聘请教练、派运动员到国外培训,甚至建起一座又一座外型壮观(却无法良好管理)的体育馆,然而我们的许多学校、社区却往往缺乏教练、没有像样的运动场或设施,来打造一个全民运动的环境。我国做为东南亚地区人口肥胖率最高的国家,或许就是其中一个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