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债依然高企、许多大大小小公司,面对著经济放缓,景气不佳,经营环境日益艰难之际,面对著困境的国产车─普腾控股(Proton),却可轻易让 财政部子公司,认购其发售的12.5亿优先股,而获得注资12.5亿令吉,进行改革及重组,再次见证了政治与商业的联系和挂钩。
当 然,如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长慕斯达法所言,政府援助普腾,拯救国产车,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同时也涉及庞大的工人饭碗,这包括普腾的1万2000名员 工,以及5万个供应商的员工。然而,这是否是一个最好的方案?尤其在保护/扶助普腾的过程中,民众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而这又是否合理?
实际上,政府拯救普腾的决策,在解决普腾的问题当儿,也成了问题的一部分,尤其政府多年来通过政策、公共资源,来扶助普腾时,也等于变相迫使民众高价购车,并压缩了发展公共交通的资源。
这种违反市场竞争模式,靠国家政策扶助的行业,不只是一种对经济资源的掠夺,也使到政商网络更脆弱,其带来的腐蚀作用与摧毁力也越强烈,这可从普腾转移到著名土著企业家丹斯里赛莫达旗下多元重工业集团后,该集团在短短数年内,就面对严重的亏损显示出。
4 年前,赛莫达通过旗下的多元重工业集团,以12.9亿令吉,从财政部属下的国库控股公司收购余下的43%普腾股权,并将之私有化。而赛莫达的企业王国,本 身就是在权力者的扶助下建立起来的。如我国著名的学者佐摩和戈美斯所指,政治权力通过提供保护和资源,扶植从属和代理人,换取支持与稳定的政商结合之金权 关系,不只不利于经济发展,更有损国家及社会竞争力。
因此,用纳税人的金钱去协助私人企业脱困,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也涉及政治的道德及责任,这也是社会大众不得不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