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临的江沙及大港两场补选,如无意外应是国会及西马半岛在第14届大选前的最后一次补选,因此这将成为砂州大选后,各政党另一次测量器,衡量本身的民意及支持度,而选民则可运用手中一票来评价参选的政党或候选人,并决定他们所要或惩罚的政党及人选。
对国阵及巫统而言,在面对著经济低迷、一马公司丑闻,以及巫统内部反对派及前首相敦马的冲击下,国阵及巫统还能保住这两个在505大选时,以微差多数票胜出的选区吗?对国阵其他成员党而言,这两区的华人选票,又会否如砂州大选般回流国阵?因此,这两场补选,除了可测试出国阵及巫统的民意度外,也可视为一场对巫统党主席兼首相纳吉领导的支持度。
对希联而言,这两场补选会否成为他们的转折点,让他们从内部及与伊党的矛盾、纠纷、分歧中解脱出来,不管是在事件的立场或议席分配上,让选民能看到希联是另一个可信任及可委托的替代选择。
譬如在议席分配上,希联是否有一个更好的机制,一个能反映民意为基础的机制,来进行选区的分配,而不是依然沿袭过去跟对手没有两样的密室分赃权力模式?
当然,如果希联与伊党无法达成协议,而在补选上演至少三角战戏码时,这会否最终让国阵得利?这样的一个局面,又会否延伸至来届大选中?对伊党而言,这双场补选,又会否是其由盛至衰,打回原形退守吉打/东海岸或乡区的分水岭?
无论如何,补选只是一场选举,在政党/候选人的“硝烟弹雨”中,选举其实也是一场色彩缤纷的民主嘉年华,民众除了可在选举时提出各种诉求外,也可看到高官、权贵显要大驾选区,卑躬屈膝讨好选民,给予各种承诺或花言巧语。因此,选举也可以是一面照妖镜,照射出人性的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