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日前夕,我国上空笼罩著低沉气压,气流似乎随时席卷大马。这种气氛很不“一个马来西亚”。全民的口号少了,静了。
原本已买少见少的种族与宗教和谐,在《煽动法令》大铡下,多位政治人物、社运人士、学者和杀伤力极微的人,排队面对煽动罪提控。
刹那间,我们噤若寒蝉,内心的恐慌油然而生。因为我们无法猜测下一位被控者是谁?他们又说了什么?如今,面子书与其他社交网站成了找证据的第一现场。
人民心中的阴影,带来难以抚平的内伤。这是一种混杂了遗憾、无奈、愤怒和疑惑的无力感。
纳吉掌权5年,各种转型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取得丰硕果实。不管早前的成就多大,如今站在历史新起点,更应坚定改革的立场,满足人民对政府的期待。
法律改革是重要和关键环节。纳吉必须兑现承诺,加速转型速度,引领真正的改革,取代《煽动法令》的《国民和谐法案》必须符合法治精神和大多数人民意愿的框架内,契合言论自由的精神。
领袖必须摆脱“不能”与“不敢”的负面想法,制定有效机制,让制度办事,让没牵扯利益纠纷的制度,处理各种问题。
有承诺不兑现就是跳票,法律遭滥用则是顽疾之一。如何把“转型”坚定走下去,现已是难题,周遭环境太乱与太杂。惟,该做的正确事情就是坚守初衷!
目前纳吉的情况,有如第12届大选后,阿都拉遭马哈迪逼宫的形势。纳吉可稍微喘气,因为敦马并非在大选成绩出炉第二天就开记者会炮轰领袖。
敦马不高兴的原因,除了是大选成绩不理想之外,也包括领导人未能延续他掌权时的强势控制模式。看在他眼中,现任政府的执政权已逐渐稀薄,威望指数下滑。
阿都拉和纳吉倡议的改革,遭聚集在敦马身旁鹰派保守者的抵制及不配合。更甚的是,目前恰逢巫统区部大会季节;某些领导层公然唱反调,吸引各方眼球。
一般上,巫统区部大会是地方诸侯展现力量与实力的平台,从邀请何人为开幕嘉宾、现场人数、主席谈话和提案等,都可成为炫耀材料。
敦马的支持者,前新闻部长再努丁和《新海峡时报》集团前总编辑卡迪嘉欣,各自开腔补充敦马观点,也进一步解读他的意思。
敦马开炮后,《煽动法令》束之高阁?政府在第13界大选前的承诺也缩水了。这是令人吐槽的倒退,因为我们都追求更自由和民主的国度。
公民社会对法律改革“很热”,可是当局却“很冷”。一热一冷,国家很容易感冒生病,抵抗力衰退。
此刻,政府必须拿出强烈的政治意愿,以动作说服人民说:“我值得拥有下一个5年,或更多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