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至18日受邀率团参与大马留台校友联总主办的“2013年大马留台校友会领袖干部返台参访团”,亲身感受台湾高教学府的办学理念、硬体设备和校园文化。
8天的行程,扣除第一天晚上抵达及最后一天清晨赴机场的行程,实际的参访天数是6天。走访台北、台中、新竹、苗栗、宜兰和花莲,到访11间大学,包括3间有宗教色彩的大学,即基督教的中原大学、天主教辅仁大学和佛教慈济大学。
其他8间大学分别是,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淡江大学、宜兰大学、东华大学、中台科技大学、环球科技大学、龙华科技大学,以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侨生先修部。
这是两年一度的留台联总干部访问团,也是首次扩大举办,共65人随行,包括留台联总最高领导层,各组主任,东马砂沙留台同学会合计12个分会主席。
走访期间留下深刻印象的并非大学学士科系,而是技术和技职型的课程。台湾的海外青年技术训练班(海青班),每年培训许多大马学生。
去年报读海青班的大马人数共2091人,录取1883人,1205人报到。这些务实教学的海青班,注重职场所需的技能培训,让学生掌握谋生的一技之长。
我们访问的3间科技大学有开办海青班。龙华科大的动漫与游戏设计制作,环球科大的时尚造型设计和多媒体整合设计科,以及中台科大的牙体技术科和长期照护科。
虽然访问时间短暂且仓促,亲身聆听和观察后对这些海青班有深一层的认识。学生们在课堂上课期间已了解校外业界的需要,提高毕业后的就职率。
台湾当局为海青班提供财务援助,每班拨款40万台币(约4万令吉)。去年共有25个班别,今年预计40个班别。报读海青班的学生也可申请奖学金,减轻父母的负担,亦能在符合条件下兼职赚取生活费。
另一方面,此行也特别前往大马留台生之光的群联电子公司,与创办人之一兼董事长潘健成交流。
他毕业于台湾交通大学电机与工程控制系硕士,曾出版《为自己争气:群联电子十年318亿元的创业故事》。来自雪州适耕庄的农务家庭的他,从小跟著父母在田里工作,对父母辛劳赚钱养家有深刻体会。
他讲解公司进展和问答环节中,总是充满干劲、魄力和坚定,答案简洁有力。现场也马上答应留台学长提出的捐款要求,同意捐5万台币(约5000令吉)。
他直接了当地说:“若主办宴会吃喝的节目,别找我(捐钱)。其他的教育活动就可以。”他说,自己曾婉转拒绝某个青年生活营主办单位提出赞助随身碟USB的要求,并认为这对学生没有实际帮助。
他是性情中人,坦诚直率地表达看法,没有太多转弯抹角。面对61名留台学长姐的代表团,他在问答环节中,提及大马政局,也表达对家国发展的关心。惟,重申不踏足政坛,不加入政党。
从台湾高教事业,看到大马的不足。曾经台湾是独中生的主要升学管道,目前约8000人大马学生在台湾深造,一个不少的数目。很多因素促成这个现象,这也是大马教育政策、制度和国情所致。
新任内阁把教育部和高教部二合为一,设两部长制。这是继财政部之后,第二个拥有两位部长的部门。我们的教育,包括高教应走向更专业、素质、学术和独立的关键阶段。太多泛政治计算,无法加速高教事业素质化的发展,反而沦为服务政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