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22日讯)炒粿条是我国最普遍的美食,深受各族喜爱,尤其是以大叶婆包裹或盛装的炒粿条,更是令人食之回味无穷;尽管当下再无人采摘售卖,惟一些小贩选择自行采摘,让大叶婆炒粿条持续香飘十里。
在上世纪40年代开始,太平已有食摊小贩采用大叶婆包裹或盛装炒粿条。然而,随著早年采大叶婆的妈姐和老伯年迈退休,太平在10多年前已无人再采大叶婆销售,使传统的大叶婆炒粿条在市面上买少见少。
如今,仅有少数的炒粿条业者不辞劳苦,不惧水蛭吸血,进入山林采摘,延续人间好味道。
大叶婆学名为星果木,是东南亚雨林中最常见的植物,由于早年很多人用来包裹猪肉,所以也有人称为肉叶,其余名称包括山婆叶、山竹叶等。
太平拉律马登综合饮食中心46号档炒蚶蛋粿条小贩李荣南(64岁)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其父亲早年炒粿条时以大叶婆包裹,至他继承档口时正逢塑胶袋及保丽龙盒盛行,但他持续使用大叶婆。
“我在上世纪60年代在档口帮忙父亲时,以湿布将大叶婆抹清洁,再将之卷起塞入报纸内层,供父亲包裹炒粿条。”
他告知,早年居住在太平的妈姐会在市区附近丛林采大叶婆售予贩商赚些生活费,但后来因年迈不再采大叶婆。
“后来,有一名华裔老伯采摘供应,但该名长者在10多年前往生后,就没有人再采摘和售卖,贩商纷纷改用油纸或保丽龙包裹食物。”
他指出,40多年前,80片大叶婆只售20仙,至10馀年前100片售2令吉,但自从没有人售卖后,他只好自己采摘。
“早年,城市边缘树林有很多大叶婆树,近年屋业发展蓬勃,大叶婆就只有在山林或偏远郊外才能找到。”
他与妻子蔡宝月都喜欢爬山运动,所以将采摘大叶婆当成是运动。
“但这类运动需要一些胆量,因为有时需要去很远或人烟稀少地方,还会被水蛭吸血,一次被五六只水蛭吸血是等闲之事。”
他坦言,许多顾客都是“慕叶”而来,毕竟以大叶婆包裹的炒粿条有一股大自然的绿叶芳香。
“很多来自全马各地的游客,包括雪隆和怡保的游客,都说没有见过大叶婆包裹炒粿条,并纷纷打包回去。”
此外,他担心以大叶婆包裹炒粿条的方式会否长久延续,因随著土地的开发,大叶婆树正急速减少中。
食客不马上食用 等大叶婆味融进炒粿条香味扑鼻
炒粿条食客林永源告知,很多人打包以大叶婆包裹的炒粿条后不马上食用,而是等叶味融进炒粿条才食用,这时香味扑鼻。
他说,以大叶婆包裹的炒粿条滋味与非大叶婆包裹的不一样,所以,他数十年来食之不腻。
“每当有外坡朋友前来拜访,我会特地打包供朋友享用,他们食用后纷纷竖起大拇指。”
他分享道,若是打包后三四个小时才食用,淡淡的叶香渗透粿条,香味扑鼻,令人胃口大开,惟若要享用热腾腾的炒粿条,则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就可拆开食用。
另外,太平3939饮食中心炒粿条档东主李正光表示,以大叶婆包裹,或铺在碟上盛炒粿条,广受顾客欢迎,所以在10余年前就开始使用大叶婆,且是亲自前往山林区采摘。
“以大叶婆包裹的炒粿条如今愈加少见,所以很多雪隆的顾客直呼是第一次看到,还问是什么叶子。”
大千茶室炒粿条档东主张锦熙说,他是在进行森林徒步运动时,顺便采摘垂向小径的大叶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盛行,80年代后因无人采摘而逐渐被淘汰,只有少数小贩自行采摘,而且很多地方都没有人采用,因此很多雪隆顾客感到好奇,表示没见过。”
常遭水蛭吸血遇蛇 曾有人听到虎啸吓坏爬上树入夜才归家
太平早年采大叶婆的已故戴添发遗孀苏亚珍受访时表示,采大叶婆是项苦差,需前往各处的山林采摘,往往野草与人齐高,被水蛭吸血是平常事。
“有时会遇到蛇,甚至丈夫有次在下午发现老虎爪印和听到虎吼声,吓得爬上树避虎,至晚上才下树回家。”
她表示,以大叶婆包裹炒粿条是太平的特色,其余地区多数采用香蕉叶。
戴添发的儿子戴铕明说,父亲在20余岁,即上世纪50年代时依靠采大叶婆维生,养活一家十二口,包括他们8名兄弟姐妹。
他说,父亲每日清晨六、七时将大叶婆售予贩商,供他们包裹猪肉、炒粿条或辣椒糊,初期30片才售10仙,过后涨至30仙,父亲在近60岁时因眼疾而退休。
戴铕明指其母亲、他本人、哥哥及姐姐都曾跟随父亲去采大叶婆,一天可采两大麻袋逾千片叶,采法纯以手摘,高处的叶片则拉低树枝而采。
他告知,大叶小叶价格不一样,拔掉叶子背部叶梗的价格较高,叶片若有拔叶梗才会显得柔软,易于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