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15日讯)非洲猪瘟(ASF)疫情持续冲击国内猪只饲养业,导致猪场大规模减产,猪肉供应紧张,价格节节上升,槟州猪农公会主席王富生直言,非洲猪瘟已成为业界“当前最大威胁”。
他是接受《星报》访问时指出,自2023年爆发疫情以来,槟州已有约四分之一的养猪场被迫关闭,从原本的160间骤减至目前仅存约120间,而许多养猪场为防控病毒传播,亦主动降低饲养密度,加剧供应压力。
“疫情稍有趋缓,但猪农复原不易,从小猪养到上市屠宰,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损失无法短期弥补。”
农业及粮食安全部早前也指出,除了槟州,雪兰莪及马六甲亦爆发疫情,数千头猪遭扑杀,进一步造成全国猪肉供应吃紧,活猪批发价自去年每100公斤约1300至1400令吉,已飙升至目前1800令吉。
以槟州主要养猪地区华都与武吉淡汶为例,王富生指出,当地养猪场已从40间锐减至20间;武吉淡汶州议员吴俊益亦透露,疫情前槟州猪只总量最高可达约9万头,如今仅剩2万至3万头,情况堪忧。
除了疫情,饲料价格上涨亦推高营运成本。王富生表示,疫情前每公吨玉米价格约800令吉,新冠疫情高峰期曾一度暴涨至2000令吉,对猪农经济压力巨大。
对于市场转向进口猪肉作为短期解方,他提醒消费者提高警觉,勿购买来自遭禁输国家的产品,并强调本地养猪场受严格监管,逐步转型为封闭式饲养系统,兼顾动物健康与环保要求。
根据兽医局统计,截至2023年,西马共有401间养猪场,东马则有118间,而业界呼吁政府加强防疫与补助机制,协助养猪业渡过当前困境,稳定国内猪肉供应与价格。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