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13日讯)在现代食品趋势日新月异的今日,槟城娘惹粽制作人黄瑞燕选择以双手守护传统,用蝶豆花染色的糯米,包裹住一道代代相传的家族味道。
娘惹粽制作人黄瑞燕指出,传统上槟城的娘惹粽是白色的,但随著市场趋势变化,越来越多人喜欢色彩缤纷的食品,因此她采用蝶豆花(俗称蓝花)为糯米染色,不仅天然健康,也更能吸引顾客目光。
她表示,虽然马六甲的娘惹粽早已普遍使用蝶豆花染色,但在馅料方面仍与槟城版本有所不同。

“马六甲娘惹粽不含花生,而她制作的娘惹粽则包括冬瓜条、三层肉、娘惹香料(rempah)、花生及油葱,形成甜咸交织的独特风味。”
她说,很多外州顾客一开始以为我做的粽子和马六甲或新加坡的一样,吃过之后才发现其中的差异。
身为第七代娘惹的黄瑞燕,过往其母亲在端午节时有制作粽子售卖给附近的邻居,而她一开始仅是在端午节协助母亲售卖,后来才学习这门手艺。
她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2020年行动管制令期间因无事可做而开始动手包粽,没想到朋友吃后直呼“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并在社交媒体分享,从此订单暴增。

她指出,与咸肉粽相比,娘惹粽的制作工序更为繁琐,糯米需分色浸泡,再慢火蒸熟,尤其浸过蝶豆花的糯米较硬,需掌握精准火候与时间。粽子须趁热包裹,否则糯米冷却后会变韧,难以成型,所以平日时候,她坚持包裹不超过150粒的娘惹粽。
“最多的一次,是端午节期间包了250粒娘惹粽,那也已是极限了。”
除了娘惹粽,她也有制作及售卖其他的粽子,包括有肉粽、堿水粽、糙米粽、有机小米粽、印度香米粽及燕麦粽等。

她也曾于一个月内制作2万粒肉粽、3000多粒娘惹粽及1万粒堿水粽。
她强调,每颗粽子皆遵循母亲传授的传统制法与用料,从选材、炒馅、包裹、蒸煮到销售,全由她一手包办,并每日清晨现做确保新鲜。
同时为方便保存与食用,她采用可耐高温蒸煮的真空包装袋,让顾客安心食用。
黄瑞燕也分享到,蝶豆花也分有不同的品种,有些品种在就久放就会转为黑色、有些则是深浅颜色之分,但她会选用较为深色的蝶豆花,以做出最理想的粽子色泽。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