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30日讯)配合“无塑胶袋2.0运动”的推进,槟州政府正计划进一步扩大行动范围,逐步淘汰巴刹与小贩中心使用的一次性塑胶餐具、吸管及包装盒,落实更全面的绿色转型。
槟州绿色机构(PGC)总经理陈美玲表示,州政府正积极研究适合本地小贩与商贩使用的可持续包装替代品,并将以“3A原则”作为评估标准,即包装须具备容易取得(Accessible)、可负担(Affordable)及可供应(Available)三大条件。
她是接受《星报》记者的访问时指出,目前无塑政策尚未涵盖巴刹、小贩中心及独立商家,因此这一领域的转型将是未来努力的重点。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定向推广与教育活动,让小贩与商贩理解这项转型不仅是环保责任,也是迎合未来市场趋势的重要一步。”
其中,槟岛市政厅在旧关仔角Renong小贩中心实施的试点项目已成功实现零塑胶使用,成为可复制的正面案例。
陈美玲强调,民众与业者的配合,是推动转型的关键力量,而教育消费者自备购物袋与餐盒的习惯,同样重要,因为需求改变会牵动供应端。
她指出,随著马来西亚《2021至2030年塑胶永续发展蓝图》的实施,州内已出现积极变化,而根据PGC近期调查,2020年至2021年期间,塑胶袋使用需求下降78%;2021至2022年进一步减少28%,显示公众环保意识正在稳步提升。
她建议政府可考虑引入小额奖励措施,如消费者自备购物袋时提供折扣,进一步推动可持续消费行为。
她说,教育、宣导与青年参与是最根本的改变力量,而该机会未来将持续透过讲座、社区活动与零废弃行动推广无塑生活,并积极与学校合作,将永续理念从小扎根。
槟州于今年3月1日正式启动“无塑胶袋2.0运动”,每日禁止提供塑胶袋,涵盖对象包括超市、百货与便利店、加油站、连锁餐厅与药局等商业单位。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