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30日讯)只要提早诊断及治疗,自闭儿也能大学毕业,成功当上“金牌学生”!
来自槟城北赖的黄毅文(24岁)就读理大英文教育系,在理科大学第60届毕业典礼荣获最佳特殊学生金牌奖,其平均累积分数(CGPA)为3.72分。
黄毅文甫出娘胎患有自闭症,在一岁半至2岁时开始诊断及接受治疗,花了6年时间进行语言治疗及行为治疗,一步一脚印走到今天。
他今日在理大毕业典礼记者会结束后接受媒体访问时,以“过来人”身份,语重心长提醒家有自闭儿的父母及家长必须提早诊断,治疗自闭症最佳年龄是6岁以下,勿错过这个黄金期。
他分享,本身从一岁半开始做治疗至8岁,语言治疗及行为治疗对他起了很大的帮助。
“4岁和6岁的自闭儿进行治疗,差别会很大,父母要早日诊断,带孩子去治疗。”
他说,有些家长没有带孩子去做诊断及治疗,尤其是大马华社,没有对症下药,反而是选择奶粉或其他辅助工具,这些对治疗自闭症的成效并不大。
“我不想家长误解,希望全天下的父母为自闭儿做诊断及治疗,才来想其他东西。”
据他了解,槟城中央医院的自闭症治疗费用非常便宜,但等候名单却很长。
持有特殊人士卡的他说,在大一时,医生曾建议他将自闭症换成高功能自闭症,让他感到非常纠结。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自闭症还是过动症,通常自闭儿有很大可能患有过动症,很难区别,唯一的共同区别是,我们的大脑发展与一般人不同。”
黄毅文小学时就读醒桥华小,中学则是北海钟灵;在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中获得5A+、4A及1A-,大马高等学校文凭(STPM)考试的平均累积分数(CGPA)为3.33分。
“一些家长看到我的情况后,期望自己的孩子也这样,这是错误的想法,若孩子是低功能自闭儿,不能逼他们变成高功能自闭儿。”
他说,一些父母带自闭儿去主流学校,但孩子问题依旧无法解决,他希望社会不要误解,以为做完治疗或情况有所改善后,就没有问题。
他坦言,本身也不确定是不是高功能自闭儿,很多人往往只看到他好的一面,其实他至今仍面对许多难题,尤其是情绪方面。
“我的情绪处理很糟糕,不能100%克服难题,希望往后会慢慢克服。”
此外,他说,由于其专注力不足,在大学一小时的课堂对他而言相当吃力,有时讲师发现他上课无法专心,以为他没有在听课,其实他是明白讲课的内容。
志愿成为人类工程师
他表示,之前的志愿是当一名医生,在考完SPM后,则改变想法,想当人类的工程师-老师,毕业后在母校北海钟灵国民型中学当实习老师。
他说,完成实习后,他在凤凰城中学当代课老师,教中二及中四的英文与道德,今日刚好是代课老师合约的最后一天。
“在两个月半内,我教学生英文,挑战很大,一些学生不把我当老师看待,我也只能尽力去教。”
他解释,可能他看起来不像老师,亦或者这些学生不习惯代课老师。
“教课时遇到捣蛋的学生,我也会受挫,但没办法,我要感谢那边的老师给我鼓励,也提供很多协助。”
他表示,有告诉学生本身的状况,如持有特殊人士卡,但他们似懂非懂。
“这些学生对其他老师也一样,所以我也不感到不意外。有时我被逼自嘲,让他们感同身受,结果真的有效,不知该感慨还是惆怅。”
他指出,接下来想继续深造,但还没有计划,会慢慢调整生活,希望之后可以往教育界发展。
询及是否考虑从事特殊教育,他说,本身有兴趣,但不知其专业是否符合,因为本身是英文教育系,不是特殊教育系。
黄毅文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20岁),父亲黄威麟及母亲黄秀珍在私人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