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18日讯)积善福利协会顾问吴祝光指出,我国特殊教育体制仍出现衔接断层,导致许多特殊儿童在升上中学后面对严重的学习困难。
他指出,目前教育局在小学阶段仍有在特选学校设立特殊教育班。以新山为例,约有40所小学设有特殊教育班,其中华小仅占4所,分别为五间店平民华小、新山宽柔三小、淡柏华小与国光华小。
他补充,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特殊儿童的个案有明显上升趋势。他强调,特殊儿童并不等同于残疾儿童,目前特殊教育所面对的主要挑战,来自自闭症、过动症与躁郁症等状况。
吴祝光是在出席第二届新山特殊教育讲座会开幕仪式时,如是表示。该活动出席嘉宾包括开幕人兼前柔州教育局局长沙哈鲁丁、主讲人黄小嫣博士、半亩天光创办人李彦丰、新山福利局副局长爱诺(残疾及乐龄人士)、乐颖国际学校校长准拿督符慧华、MuzArt创办人郑雁双,以及积善福利协会主席陈进荣。
沙哈鲁丁致词时表示,若居民认为当地学校有开办特殊教育班的需要,可透过学校向县教育局申请。不过,在申请前须先通过福利局登记为特殊儿童,并获得残疾认证卡(Kad OKU)。
他也赞扬讲座筹委会,在缺乏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仍坚持举办此次活动,以让更多家长掌握我国特殊教育的最新发展资讯,同时也能让国内外专业人士分享教学经验与方法。
黄小嫣:性教育非可选 而是必要教育
讲座主讲人黄小嫣博士在《特殊教育中的性教育》分享中强调,性教育并非“可选的教育”,而是一门“必要的教育”。
“如果大众选择沉默,社会的声音就会抢先一步伤害受害者。”
她指出,不论是特殊儿童或一般儿童,性教育应著重于认知、技能及情意三方面目标,协助孩子建立积极态度并培养身体自主权。

她提醒,在网络与社交媒体普及的当下,应将网络素养纳入性教育之中,教育孩子“不拍、不传、不看”不雅照片,尊重他人隐私,并在接收到可疑讯息时,立即寻求大人协助。
她建议政府成立谘询专线与转介机构,积极推广性教育与儿童保护意识。教育部与民间应携手制定标准教材,定期举办教师及家长工作坊。
她也建议学校应提供教师相关培训与资源,提供标准化教材以及与家长定期沟通追踪。
“至于家长则必须和学校沟通孩子的身心状况,建立日常中的性教育观念,鼓励家长使用家庭教材以自身情绪支持与成长,达到全面的正确性教育知识。”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