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馆太吵、在家又经不起睡床诱惑,想到外找个空间激活灵感或拼凑创意,静谧惬意的共享空间或是现代人的选择之一。
新时代工作讲究轻便、自由及弹性,于是,共享空间近几年在全球各地兴起,颠覆传统办公模式,免去固定打卡,也避免被人事纠纷烦扰,反之能轻装上阵、心无旁贷地处理手头工作。
然而,前往“共同工作空间”的人士,目前多数以从事网页或电脑程式设计的新兴行业者为主,而类似的行业在发展缓慢,属于二线城市的怡保,可说是非常难以生存,也间接造成在怡保开设“共同工作空间”,成为了一项冷门的生意。
尽管如此,35岁的合格营养兼食疗咨询师陈诗频却孤注一掷,创设迎合怡保缓慢步伐,专门供文创工作者使用的“共同工作空间”,并为其取名为“一间”。
她受访时直言,“共享空间”对怡保人而言是个陌生的概念,许多人不曾听闻及了解此概念,这难免会引起她触礁的焦虑,担心本身创设的共享空间在怡保难以立足。
鉴于此,本身也非常热爱文创工作的陈诗频经过几番构思后,决定做出非一般的尝试,创设一间专门让文创工作者使用的“共享空间”。
她强调,文创工作并非是一个封闭性的领域,其性质还需与城市和社区接轨,文创业者可透过展览、工作坊及授教小班等,让更多有兴趣者参与、互动及交流,而“一间”或能成为文创工作者与民众志趣相投的落脚点之一。
“我希望能带动文创工作者来此空间办工作坊或授课,也开放予民众来这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无论是参与工作坊,还是带著书本来静坐阅读,我都无任欢迎,因为‘一间’就是让大家来做喜欢事情的空间。”
此外,她透露,使用“一间”空间的模式非常弹性,没有租赁契约,仅以小时计算费用,学生群体还另有折扣。
另一方面,曾有人到访‘一间’后表达看法,询问为何不将此空间打造成类似共享办公室的模式,如改成隔间办公室,把座位分开及相隔,或许会更具商业效益。
陈诗频坦言,在听闻对方的看法后,她曾犹豫,但最终坚持以原有设计“一桌数位”模式经营共享空间。
“我始终希望来这空间的人能互相认识、分享对文创的心得或种种知识和经历等,隔间令人感到疏远。”
激起灵感泉源
浅绿色墙、灰色地面,下午阳光从3个窗户流泻室内,在地上勾勒出影子线条分明的影子;坐在精心选购的木椅子上,望出窗外,大树摇曳的绿叶引入眼帘,绝对能激起文创工作者泉源不断的灵感。
陈诗频表示,“一间”是父亲多年前买下的店铺,而她在去年原本有意将其改造成食疗工作坊,但因面积不小,她认为仅是一人使用实在,于是萌起创设共享空间的念头,并正招揽更多文创业者进驻共同使用该空间。
“‘一间’在今年4月开张,由我与母亲一同打理。她的眼光很好,这空间的4套木桌椅是我俩一起去选购。父亲口头虽不过问,但他偶尔会与我分享开拓人脉的经历;妹妹虽人在德国,但遭我摇摆不定时,则会协助分析状况。”
她感激家人的支持,也庆幸有的文创同业或资深者认同她开设让文创工作者独有共享空间的概念,并不时给予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