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脚14日讯)特殊人士至今仍无法获得社会全面的认同,就算成就再大也只不过“昙花一现”,回归现实中依然无法在工作上争一口饭吃。
特殊人士从中心出来后,命运会怎样?此事一直萦绕在北海迟钝儿童中心主席伍梦隆和家有特殊孩子的父母心中。
父母要的不是在孩子在各方面获得“昙花一现”的荣耀和成就感,而是回归现实社会后,能不能给机会这些特殊孩子在生活上糊一口饭。
槟州残运游泳州手李莤琳的母亲许凤槟(55岁)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表示,二女儿李莤琳(35岁)天生迟钝,虽是游泳州级选手,但还会面对后起之秀的竞争,终有一天还是要退下。
“毕竟,茜琳在残胞泳界巳有10年之久,是一名老将,已经有年纪,终有一天会退出泳界。”
她想了想,虽女儿在游泳赛中获得银牌,但总得回归现实,孩子能不能为社会作出一份贡献及有能力糊口,才是最重要的事。
“茜琳一出世,我就陪伴在身边,在教导方面我要求都很严格,希望她将来可以好好照顾自己,做个有价值的人。”
许凤槟说出作为一个母亲的心声,她希望女儿比她早走,不然本身就算离开人世,但仍有放不下的牵挂。
“很多时候茜琳都能自理自己的事,偶尔需要监督,一旦发现她做不对的地方就要马上纠正。”
她说,目前茜琳在一家公司上半天班,即从上午10时至中午2时,工资都是以一小时5令吉来计算,再加福利部津贴的350令吉,还可以过活。
没有工作机会
“较早前,茜琳从上午10时上班至中午6时,政府规定残障人士如果工作超过5小时,薪资就得如常人般的800令吉至900令吉,特殊儿童与普通人比较,工厂当然会选择后者。”
不过,她说,茜琳的公司东主很好,为了不让茜琳太累,与她和丈夫商量后,就决定让茜琳做半天的工,也当作有一个去处。
她认为,社会很难接受及聘用特殊人士工作,因为需要很多时间和耐心,而且他们的工资与外劳不相上下,多数工厂都会聘用外劳。
据她了解,有很多特殊情况的人士从残障中心出来后都无法在社会谋生,没有获得工作的机会。
她希望社会人士可容纳这些特殊人士,让他们拥有最基本人权和福利生存,否则将来老去后又没有公积金,该怎么过活?
建设工作坊制造工作机会
为了让特殊儿童毕业后有一个谋生的机会,北海迟钝儿童中心特别建了一个工作坊,从厂商处接一些轻便的工作给他们。
北海迟钝儿童中心主席伍梦隆说,6岁至18岁在中心念书的特殊儿童,福利部规定18岁之后就要离开中心,但是从记录上显示,没有一个可以长久在社会立足。
他表示,每一次开会时,家长都非常担心孩子长大后的前途,每一次都在探讨这问题,但外面的社会仍无法接受他们,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特殊人士在外工作不是被人欺负,就是被人投诉。
冀商家给予机会
“特殊人士18岁后,政府就不再津贴他们150令吉,除非他们有做工,社会福利部就会津贴他们‘残疾人士工作津贴’(EPC),每个月350令吉。”
他提议成立一个工作坊,因为有了工作,特殊儿童就有薪资以及350令吉的政府津贴养活自己。
他说,该中心去年举办了两场“北海迟钝儿童中心慈善表演之夜”,把所筹获的40万令吉,再加上中心的30万令吉发展基金,才成功建一所工作坊。
他指出,工作坊的专业工程师和测图师都是义务忙帮,不然真的不够钱设立。
他说,工作坊已经建好了,目前等著入伙准证,一旦获批,该中心10多个孩子就会回来工作,而中心也会到工厂接一些轻便的手工给他们做。
他表示,目前只有一家工厂答应,希望有更多的商家给予帮忙,如果有可以长远提供工作的商家更好,希望商家们可以跟他联络。
“只要特殊人士的手可以动就好了,这些轻便的手工都是手板眼见功夫的工作。”
学简单手工 一步步走向社会
伍梦隆指出,北海迟钝儿童中心中心是非政府组织,每月的开资是1万5000多令吉,这些钱都是靠善心人士捐助。
他于1988年就加入中心到至今,与中心现任校长苏卡瓦妮都是地方政府退休官员,为了日行一善,在这里他们是没有工资的。
北海迟钝儿童中心是一间非政府组织,目前共有52名特殊儿童、7名教师,一名校长。一名孩子月收50令吉,是从政府津贴每个孩子的150令吉中扣除,父母一分钱都不需付。
他说,以前政府没有津贴给孩子时,该中心一个月收费25令吉,但还是会被一些经济状况不好的父母拖欠。
此外,北海迟钝儿童中心院长苏卡瓦妮最大的希望,就是让这些孩子可以自力更生,懂得生活技巧,可以跟外面的人沟通,但对于特殊人士而言,沟通是一件很难的事。
她更希望,社会人士给这些孩子一个工作的机会,该中心也开始向商家招工作,一步一步的带著这些孩子从事简单的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