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5日讯)“乔治市古迹行动”组织出示证据反驳槟岛市长拿督芭达雅,证明槟岛市政厅于1988年出版的《乔治市古迹建筑物名录》确实有记录新加坡开埠者莱佛士故居的资料,其他相关文献也显示红毛路40号建筑物目前被拆剩的3层楼建筑物只是附属建筑,在规划准证上理应保留的Runnymade大宅早已夷为平地。
非政府组织“乔治市古迹行动”代表玛克雷今日在槟岛市政厅建筑监管局前规划师亚力斯的陪同下召开记者会,反驳芭达雅日前指市政厅没有任何关于莱佛士故居的记录之说。
他表示,根据该组织从乔治市世遗机构图书馆所取获的资料,一分于1988年出版的《乔治市古迹建筑物名录》,记录著红毛路40号建筑物(Runnymade酒店旧址)的资料,包括相关的地图及图片。
“有关名录清楚记载Runnymade大宅在19世纪早期由莱佛士所建,在1921年被一场火灾摧毁。”
他说,有参与制作这名录的还包括现任威省市政局主席麦慕娜,对方当时是槟岛市政厅的规划师,曾参与古迹建筑物的研究工作,肯定会记得莱佛士故居。有关名录的封面则由亚力斯所设计。
只剩下附属建筑
他指出,根据1903年6月12日《新加坡自由报及商家广告人报》的报导,记载莱佛士于1805年在槟城担任政府助理秘书,并在Runnymade大宅居住至1810年。报导中也提醒当时的业主,不要忽略有关建筑物的历史。
他表示,《海峡时报》在1909年曾介绍Runnymade大宅;1928年该报章报导Runnymade公司主席担心该大宅发展后,其原貌将被新建筑物取代;1930年则刊登关于Runnymade已新增附属建筑物的报导。
他强调,今日召开记者会的目的,主要是接受芭达雅的挑战,出示一切与莱佛士故居相关的资料。
此外,他出示一张1893年绘制的凯莉地图(KellyMap),显示莱佛士故居的Runnymade原址,并用另一张谷歌地图做对比,发现与今年农历新年年初二被拆除的红毛路40号建筑物的位置吻合。
他说,芭达雅指该处现有的3层楼建筑物乃Runnymade大宅是不正确的,剩下的那座建筑物只是Runnymade的附属建筑。
挑战设探索队 搜证据鉴定建筑
“乔治市古迹行动”代表玛克雷反挑战芭达雅,指示红毛路40号建筑物的发展商WarisanPenang成立独立探索队,挖掘已被拆除建筑物地底下埋藏的一砖一瓦,将可证明有关建筑物的年份及史迹是否是莱佛士故居。
他建议发展商委任理大或有相关知识的古迹专员,成立一支独立探索队,进入红毛路40号建筑物的工地,挖掘埋在地底下的砖块、瓦片或其他建筑结构,一旦鉴定其年份就会真相大白。
此外,他指出,研究学者马尔克斯的著作《Penang The Fourth Presidency of India 1805-1830》,由ThinkCity资助出版,在第一卷中多次提及Runnymade与莱佛士的关系。
另外,第2卷是由槟州政府资助出版,基于主题不同,Runnymade只在书中被提及一次。槟州首长林冠英也曾为第2卷书写序。
他表示,马尔克斯在2014年曾请求发展商,勿摧毁莱佛士故居,惟事隔一年后,Runnymade就已被拆除。
他强调,本身并非要市政厅重建已摧毁的莱佛士故居,而是希望有关当局在处理古迹建筑物的发展事项时,不要再重蹈覆辙。
询及是否主动呈上莱佛士故居的记录予市政厅及芭达雅,他笑称,这些资料全取自乔治市世遗机构的图书馆,有关当局随时都可以取得资料。
他也乐意随时与芭达雅会面及提供相关的资料记录,一起讨论这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