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30日讯)许多人都曾参观太平十八丁的炭窑,却不知道,一座座像爱斯基摩人冰屋一样的炭窑,所需的砖块,可筑造一间双层洋房。
其仅以黄泥、细沙及砖块筑建的结构,更可耐薰炭时达致摄氏240度的高温,而十八丁是著名的“炭乡”,近些年来吸引许多国内外的游客慕名参观炭窑,了解木炭生产过程。
参观炭窑,可了解到一根根的红木置于炭窑内,再经过摄氏240度的大火薰10至15天,接著85度的中火8天,以及小火4天。
然而,这一座座炭窑到底有什么独特点,耐得起高温?其构造又有什么独特呢?
据知,每座炭窑重约75公吨,造窑所需的砖量,据本报向土木工程师了解,该数量的砖块,可以建一座屋身25尺乘45尺的双层独立式洋房,或是3间20尺乘45尺的单层3房式排屋。
十八丁制造炭窑的师傅卢亚福(44岁)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造一座炭窑需红砖2万3000块至2万6000块砖、一罗里黄泥、半罗里细沙。
他说,炭窑以黄泥代替洋灰,黄泥粘度高,与细沙混合后砌砖快干,洋灰则没那么快干,且耗人力。
黄泥耐火成本低
他指出,其实也可使用耐火洋灰,但会加重成本,若使用普通洋灰,窑碰到高温后会裂开,黄泥则耐火,仅不可淋到雨,以免泥浆流失。
“若用耐火洋灰,将来翻建时,旧的砖不能再循环使用,若以黄泥砌砖,翻建时旧的砖能再使用。”
他解说,炭窑和房屋一样要打地基,以红木打桩,地基打得好,窑才会耐久,否则可能倾斜。
“地基打好以后,就画个圆圈和砌砖,窑壁的宽度,下段3块直砖,宽度27寸、往上依序2块半、2块、1块半至顶部1块直砖的宽度。”
他解释下段窑壁得承受红木压力,宽度要厚些,当建到上段的圆形时,需搭木架托住砖壁,比较考功夫。
“同时,窑门的宽度38寸,至少5呎半高,窑下部开有4个排气道,6呎高再开另两个烟筒,作为控制火候用途。”
他告知,每座窑高度6公尺多,宽度6.7公尺,如有至少4个工人,20天可完成一座窑,仅一名师傅需时一个月左右。
他补充,造一座窑地基至少要花2万至3万令吉,窑身造价2万令吉,总共需约5万令吉。
至于一个炭窑的寿期,卢亚福指出,一个窑长年累月薰炭不停,使用期较短,有的窑薰炭一次,停火几个月则耐久些,平均可耐10多年。
他坦言现在黄泥的粘度略逊早年,砖的品质没以前坚固,所以,以前的窑会比较耐,并见过一些32年的老窑。
副产品增加 木炭需求高傅 炭窑业不会被淘汰
随著木炭的需求高,副产品不断研发,建造炭窑业者相信这个少见的行业,不会被淘汰,但是制造炭窑的师傅却不多,在霹州仅剩2名,其中一名是在十八丁制窑的卢亚福,另一名在直弄淡不落。
卢亚福说,十八丁的炭窑业至少有八十年的历史,木炭产量不减反增,外国如日本的需求高。“如今,木炭副产品不断增加和被研发,有装饰品、肥皂、牙膏、药品,乃至武器制造都会用到木炭。”
他坦言,以前思考过将来还会有人用木炭吗?如今,炭窑的执照增加,木炭需求高,不会成为夕阳行业。
他表示,造窑师傅少的原因,包括年老师傅退休,年轻人嫌脏,没有兴趣,不过,随著木炭的需求高,将来还是会有人接班成为造窑师傅。“制造炭窑比建筑业好,不必怕下雨和日晒,可以养家糊口,所以我感谢父亲传授这门手艺。”
据知,在2010年,十八丁和直弄有约300座窑,如今有约400座,仅十八丁(包括马登和甘榜柳),有约200座。
他提到,1997年经济不是很好时,那时造窑业竞争大,价格低,很难谋生,一度去新加坡工作,这几年没什么竞争,价格理想些。
早期以老橡胶木薰炭
十八丁向来以红木薰木炭,根据退休造窑师傅说,早期在许多地区都有炭窑以老橡胶木薰炭,供工厂使用。
退休造炭窑师傅卢炳松(74岁)受访时说,1967年时,许多地区,包括司南马、双溪大年、巴当色海、爪夷、大山脚及居林等,都有炭窑以老橡胶木薰炭,主要供日资铁厂使用。
他说,当时,炭窑的需求很高,而他也曾各地去造炭窑,后来,厂家以电源取代木炭,就少人以橡胶木薰炭。
初期炭窑没用砖
他在1957年跟师傅学习造窑,并曾听闻师傅告知,在百多年前,直弄哥伦邦曾有一种最初期的炭窑,该种炭窑并没有用砖,而是以黄土、细沙及贝壳粉混合而造,只能用一次或最多两三次,有者炭未薰好,窑就塌下来,木炭跟著报销。
他指十八丁的炭窑全部都是以砖筑造,而一座好的炭窑,圆状要均匀,不可凹凸不平。
他告知,当年,十八丁很多人当砍红木工人,工作粗重,树林中蚊子多,所以有的人选择从事相对轻松的建炭窑业,而他早年曾跟父亲砍红树,后来转行跟师傅学造炭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