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保23日讯)马华霹雳州州委罗添权针对交通部加强取缔超载罗里的政策表示,其执法方向固然正确,然若仅止于“严打”而缺乏系统性配套,恐将为产业链、物流体系及物价结构带来未预期的冲击。
他发文告指出,此争议源于交通部长陆兆福强调将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超载,以降低车祸率。政策目标虽良善,但执行层面远比口号复杂。
他说,若政府未评估业者的调整成本,可能引发矛盾后果:一旦单一车辆载重受限,业者须增派车辆运送同等货量,导致路上罗里数量增加。
他反问道:“若原本10辆车的货量,现在需15至18辆完成,公路是更安全还是更危险?”
他强调,交通部必须正视车辆增多将提高事故发生率,尤其在联邦公路与民用车混行路段。与其单靠执法,政府应承认问题已非单一部门能解决。业者需要时间、明确政策与可预测的营运环境,而非一夜变天的规则。
罗添权进一步提出具体建议,包括重新规划重型车辆的行驶时段,例如限制其于夜间行驶。此做法于多国已证实能有效减少车种混流、降低事故,同时舒缓日间交通压力,并带动夜间餐饮、维修等周边经济。
“罗里司机不应仅被视为违规者,他们同样是受政策挤压的一群。”他呼吁,政府应同步设定合理的调整期、分阶段落实载重标准,并按货物类型订定合法载重上限,建立透明稳定的运费机制,否则执法越严,行业越乱,最终仍由消费者与公众安全承担代价。
他提醒,若交通部继续以“加重罚则、频繁取缔”为主轴,却忽略结构性问题,不仅公路安全难以改善,更可能因缺乏前瞻而恶化现况:更多罗厘、更高风险、物价上涨,全社会都将为短视的政策付出代价。
罗添权重申,政府应在执法、法规与行业改革间求取平衡,以务实步伐迈向零事故愿景。严打超载须建基于周全方案,否则再严格的政策,亦可能换来更危险的道路环境。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