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4日讯)马华经济与中小企业事务委员会主席拿督刘亚强警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我国征收高达24%的进口关税,若大马政府不及时应对,恐将陷入“企业受挫、就业缩水、民生吃紧”的恶性循环。
他指出,大马长期依赖美国市场,2024年对美贸易额高达3249亿令吉,占全国总贸易额的11.3%。
“其中,电子电器、机械设备与棕油等是主要出口品类,电子电器产品更占对美出口的20%。如今面临高额关税壁垒,出口企业不仅订单锐减,更承受成本上扬、竞争力减弱的多重压力。”
刘亚强也是马华副总会长,他说,部分企业和外资恐将缩减投资或调整生产线,导致就业机会大幅下滑。
他提到,我国制造业本就呈疲弱趋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连续3个月低于荣枯线,从去年12月的50.4滑落至今年3月的48.8,反映制造业活动持续萎缩。美国新一轮关税措施,无疑将加剧挑战,冲击出口导向型企业。
另一方面,通胀高企、经济前景不明,也早已重创人民消费信心。“当工资追不上物价,消费能力不断缩水,市场就陷入恶性循环。企业难以为继,人民生活吃紧,国家经济下行压力更大。”
他呼吁政府从全局思考,不能被动等待,而要主动应对。他建议政府从两大方向著手:
1. 多元化贸易市场,降低对美依赖
政府应加快与中东、南亚、非洲及金砖国家的经贸合作,特别关注增长迅速、风险较低的区域市场。与此同时,善用《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多边平台,开拓新出口通道。通过贸易与投资框架协定(TIFA)等双边机制,争取美国针对部分关键行业给予豁免或关税调整。
2. 稳住企业基本盘,守住就业红线
对于直接受影响的制造与出口业者,政府可提供税务减免、低息融资与延长还贷期等援助,协助企业缓冲压力。同时,鼓励企业加快自动化与数码转型,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竞争力。
刘亚强说,当前全球局势下,大马不能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必须建立“市场多元、结构稳健’的韧性经济体系。”
他指出,全球经济高度不确定,各国纷纷调整自身定位与对外策略,我国也应与时俱进,重新审视与国际市场的关系。
“任何贸易政策调整,最终都会反映在人民的饭桌上。”
他呼吁政府不应被动观望,而应主动出击,与美国展开建设性对话,积极参与区域与多边平台谈判。
“唯有在多边外交、市场多元化与内部结构优化三管齐下的战略下,马来西亚才能在全球供应链重塑的浪潮中稳住脚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人民福祉,走得更稳、更远。”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