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日讯)“如果有机会再投胎的话,我还是愿意做马来西亚华人。”
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在接受目前定居在马来西亚的知名中国博主爽姨的访问时指出,出生在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虽然祖国是马来西亚,但华人祖先的根仍是在中国。
“我们一直以来都以马来西亚华人这个身份为自居,我们引以为傲。如果下一次投胎的时候,我还是会继续成为华人。五千年文化,我为此感到自豪。”
当询及为何仅有大马华人将中华文化保留得特别完善时,他说,数百年前华人赤膊南来,当时中国生活条件不好,许多来到马来西亚的人皆是目不识丁。
“像我的爷爷一样,没有受教育怎么办?他们来到马来西亚第一件事情,就是一砖一瓦把学校建起来,要让孩子过得更好的生活,唯有通过教育。”
.jpeg)
他指出,在英殖民地时,我国的华文教育就保持得很完整,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形成,让如今的马来西亚得以完整保存中华文化。
“我们把孩子送到华小就读,有了这个洗礼之后就是个纯正的华人,跟中国的没有太大的分别。”
掌握多种方言 大马华人是语言天才
魏家祥表示,马来西亚华人是语言天才,可以说不同的方言,包括福建话、粤语、福州话和客家话,能够与70%的世界人口沟通,形成一个优势。
“因为马来西亚有的能力,中国人未必能做到,就是对马来西亚文化的熟悉。对东盟文化,对整个体制的熟悉,因为我们可以用英语、华语,我们还有不少的印度人,还有穆斯林,所以马来西亚是个融合点,展现出亚洲的多元。”
魏家祥补充,马来西亚在中华文化方面的保存工作绝对不少于中国,尤其大马人皆在庆祝二十四个节气,甚至自创的二十四节令鼓亦传到中国大陆。
喜欢服务群众 选择加入马华
当询及他为何加入马华时,魏家祥提到,在众多马来西亚政党中,马华是独一无二的。
“当时争取国家独立,马华在争取华族能够在这里享有政治地位,取得公民权后奠定华教的基础,这是一个历史。但为什么我会选择马华呢?我刚刚大学毕业,我很喜欢服务群众,当时到很多地方乡区,很多乡区的条件都不太好,大学生不多,我们进行升学辅导,关心教育,当时很直接的与马华有接触。”
“马华在50多年前就已经有自己的拉曼学院,最近升格为拉曼理工大学。我们在22年前又有一所拉曼大学,马华所办的两所大学已经成功栽培了逾40万毕业生。”
他表示,马华秉持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理念,当时在制定国家政策让各组皆能参与政权,马华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否认。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